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病理学   

钩体病

简介
钩体病钩体螺旋体病的病因病理
钩端螺旋体病俗称“懒孵鸡娘痧”。这是因为患者有小腿肚子痛,直立不舒服,欢喜蜷卧之状,犹似懒孵母鸡状而形容取名。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可以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传播动物是野鼠和家猪。当这两种动物患带钩端螺旋体这类致病菌体后,通过排尿将菌体污染外界田水或雨水、泥土。而当人们接触这些污染水体后,水中的钩端螺旋体经人体粘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内,长则三周,短则三天便可引发钩体病。

早期钩体病酷似感冒,但有寒热酸痛、全身疲乏三个自觉症状,还有眼红、小腿肌肉压痛和淋巴结肿大三个体征。钩体病发展很快,所以在有接触田水和洪水的人,出现有感冒样表现时,要及早去就诊,以防钩体病发展,造成重危的肺大出血型,青霉素对本病有良好疗效,务须争取早诊、早治、早愈,严防误诊、拖延而发生意外。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因
钩体病钩体病/ 确诊为梅毒

(一)传染源: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但主要传染源为鼠类、猪和犬。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传播途径:主要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而受染;患钩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人群易感性:人们对钩体病普遍易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原学
钩体病雨后趟水警惕钩体病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钩体革兰染色阴性。在暗示野显微镜下较易见到发亮的活动螺旋体。电镜下观察到的钩体结构主要为外膜、鞭毛(又称轴丝)和柱形的原生质体(柱形菌体)三部分。钩体是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常用的柯氏(korthof)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孵育温度25~30℃。钩体对干燥非常敏感,在干燥环境下数分钟即可死亡,极易被稀盐酸、70%酒精、漂白粉、来苏儿、石炭酸、肥皂水和0.5%升汞灭活。钩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如紫外线、温热50~55℃,30min均可被杀灭。据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统计,全世界已发现的钩体共有23个血清群(serogroup),200个血清型(serovar)。中国已知有19群161型,是世界上发现血清型最多的国家。中国较常见的有13个血清群、15个血清型。钩端螺旋体的型别不同,对人的毒力、致病力也不同。某些致病菌型在体内外,特别在体内可产生钩体代谢产物如内毒素样物质,细胞毒性因子、细胞致病作用物质及溶血素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钩体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发病机理
钩体病钩体病
1.入侵途径、体内繁殖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钩体自皮肤破损处或各种粘膜如口腔、鼻、肠道、眼结膜等侵入人体内,经淋巴管或小血管至血循环和全身各脏器(包括脑脊液和眼部),迅速繁殖引起菌血症。钩体因具特殊的螺旋状运动,且分泌透明质酸酶,因而穿透能力极强,可在起病1周内引起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以及肝、肾、肺、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病变。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损伤,轻者常无明显内脏器官损伤,病理改变轻微,而感染中毒性微血管功能的改变较为显著。电镜下可见线粒体普遍肿胀,嵴突减少,糖原减少以及溶酶体增多。

2.内脏器官损害 各脏器损害的严重度因钩体菌型、毒力及人体的反应不同,钩体病的的表现复杂多样,病变程度不一,临床往往由于某个脏器病变突出,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中后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 人体对钩体的入侵首先表现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明显的白细胞浸润,也不化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明显,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出现腹股沟及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上述均为非特异性反应。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在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出现特异性抗体,IgM首先出现,继之IgG,于病程1月左右其效价可达高峰。抗体出现后钩体血症逐渐消失。肾脏中的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能在肾脏中生存繁殖并常随尿液排出。当免疫反应出现而病原体从体内减少或消失时,部分患者可出现后发热、眼和神经系统后发症等,可能与超敏反应有关,也可能与钩体本身有关(有人认为是残存感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理
钩体病国家钩体病监测
病理解剖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一般情况下,毒力较强的黄疸出血型、秋季型、澳洲型、犬型等钩体菌型的感染,常引起黄疸、出血和肾功能衰竭;而伤寒流感型、7日热型,特别是波摩那型等毒力较弱的感染,则常引起钩体病的轻型。然而,病情的轻重可能与人体免疫状态的高低有关。

1.肺脏 肺部的主要病变为出血,以弥漫性出血最为显著。是人体对毒力强、数量多的钩体所引起的全身性强烈反应,有时类似超敏反应。肺弥漫性出血的原发部位是毛细血管,开始呈少量点状出血,后逐渐扩大,融合成片或成团块。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肺组织毛细血管完整,但极度充血淤血以致溢血(并未见到明显血管破裂现象)。支气管腔和肺泡充满红细胞,部分肺泡内含有气体,偶见少量浆液渗出。肺水肿极少见。肺出血呈弥漫性分布,胸膜下多见。超微结构发现大部分肺泡壁毛细血管微结构清晰,可见少量内皮细胞原质呈支状突起;有的线粒体肿胀,变空及嵴突消失。在变性的内皮细胞内有时可见变性的钩体;偶见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溢出。肺比正常重1~2倍,外观呈紫黑色。切面呈暗红色。切开时流出暗红色或泡沫状血性液体,气管或支气管几乎全为血液充满。当肺内淤积大量血液时,使血管壁持久缺氧,如果再合并心肺功能障碍,更促进肺弥漫性出血发展。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肾脏 钩体病的肾脏病变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肾小管管腔扩大、管腔内可充满血细胞或透明管型,可使管腔阻塞。对许多钩体病的患者肾活检,均发现有肾间质性肾炎,因而可以认为间质性肾小球肾炎是钩体病的基本病变。电镜下小球内皮细胞无改变,可见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肾间质呈现水肿,有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个别病例有小出血灶。多数肾组织内可找到钩体。肾小球病变一般不严重,有时可见囊内出血,上皮细胞浊肿。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肝脏 肝组织损伤轻重不一,病程越长,损害越大。病变轻者外观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可见轻度间质水肿和血管充血,以及散在的灶性坏死。严重病例出现黄疸、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镜下可见肝细胞退行性变,脂肪变,坏死,严重的肝细胞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肝窦或微细胆小管的微绒毛肿胀,管腔闭塞。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突消失。肝细胞呈分离现象,在分离的间隔中可找到钩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本病的黄疸可能由于肝脏的炎症、坏死,毛细胆管的阻塞及溶血等多种因素所致。由于上述原因,以及由此引起的凝血功障碍,故临床可见严重黄疸、出血,甚者造成急性肝功能衰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心脏 心肌损害常常是钩体病的重要病变。心包有少数出血点、灶性坏死。间质炎症和水肿。心肌纤维普遍浊肿、部分病例有局灶性心肌坏死及肌纤维溶介。电镜下心肌线粒体肿胀、变空、嵴突消失、肌丝纤维模糊、断裂、润盘消失。心血管的损伤主要表明为全身毛细血管的损伤。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其他器官
脑膜及脑实质可出现血管损害和炎性浸润。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常可见到出血,脑动脉炎脑梗塞脑萎缩。镜下脑及脊髓的白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病变除出血外,多数病例有皮质类脂质减少或消失。皮质、髓质有灶性或弥散性炎性浸润。骨骼肌特别是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出血,并有肌浆空泡、融合,致肌浆仅残留细微粒或肌浆及肌原纤维消失,而仅存肌膜轮廓的溶介性坏死改变。在肌肉间质中可见到出血及钩体。电镜下肌微丝结构清晰、浅粒体肿胀。钩体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少及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疾病鉴别,可通过周围血象及骨髓检查、GI检查等手段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咯血应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肿瘤等疾病鉴别,通过肺部X线摄片或CT等检查加以区分。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六)脑膜脑炎 脑膜脑炎型钩体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都在夏秋季流行,都无疫水接触史,亦无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结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等。乙型脑炎病情凶险、抽搐、昏迷等脑部症状比钩体病明显,尿常规、肝功能多正常。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症状
钩体病国家钩体病监测
潜伏期2~20日,平均10日。

(一)流感伤寒型:约60~80%钩体病属于此型,特点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发热。
2.肌肉疼痛。
3.乏力。
4.眼结合膜充血。
5.腓肠肌压痛。
6.表浅淋巴结肿大与压痛,于发病第2日即可出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肺出血型:为本病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的一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黄疸出血型:早期表现同流感伤寒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四)脑膜脑炎型:起病后2~3日左右,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谵妄、或昏迷,部分患者有抽搐、出现瘫痪等,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五)肾功能衰竭型:各型钩体病人都有不同程度肾脏损害的表现,如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多可恢复正常。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检查
钩体病钩体病培养试验

1.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黄疸出血型常增高,白细胞总数常于20×109/L。约70%患者有轻度白尿,可见红、白细胞及管型。通常血沉增快。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病原体检查。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血清学检查:取早、晚双份血清,分别查抗原抗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

(一)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病原治疗:钩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噻吩等以及合成的盐酸甲唑醇(methimidol)和咪唑酸酯。国内首选青霉素G。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采取抗菌、解毒、镇静、止血、强心为主的综合措施。
(四)黄疸出血型的治疗。
(五)肾功能衰竭型的治疗。
(六)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七)后发症的治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重症肌无力    下一篇 铁利用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