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口腔科   

颌面部骨肉瘤

【概述】

  骨肉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常发生于青少年,男性较女性多见,约有5%发生于颌骨,下颌骨较上颌骨为多见,损伤及放射线可能为诱发因素,骨肉瘤是由肿瘤性造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及肿瘤骨组成,分化较成熟、肿瘤骨较多的称为成骨性骨肉瘤,其恶性程度较低;分化较原始或呈胚胎型,肿瘤骨少的称为溶骨性骨肉瘤,其恶性程度较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诊断】

  1.颌骨部位膨胀肿大,早期出现疼痛。

  2.生长迅速,牙槽突及颌骨破坏,出现牙松动、移位。

  3.侵入软组织时,面部出现畸形及表面皮肤静脉怒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X线检查成骨性骨肉瘤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状或葱皮样改变,溶骨性骨肉瘤则表现为早蚀样溶骨改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切勿以后二者作为主要治疗措施。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主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临床表现】

  1.早期出现间歇性麻木和疼痛,很快转变为持续性剧痛伴反射性疼痛。

  2.生长迅速,牙槽突及颌骨膨大破坏,牙松动移位。

  3.肿瘤突破骨皮质及骨膜后,面部可出现畸形,表面皮肤静脉怒张,呈暗红色。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X线检查成骨性骨肉瘤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状或葱皮样改变,溶骨性骨肉瘤则表现为虫蚀样溶骨改变。

  【辅助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转移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预防】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可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后二者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措施,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更不能采用一些 偏方 验方外敷内服,刺激肿物生长,贻误治疗,以至失去治疗机会,另外,大多数肉瘤治疗后的局部复发是较常见的,往往在临床上可见有2-4次之多,对这种情况只要复发源未侵蚀中枢等不可切除的结构,仍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应作姑息性治疗,因再次手术仍有像初次手术那样的预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愈标准】

  1.治愈:治疗后,原发瘤及转移源已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已基本修复。

  2.好转: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颌下腺炎    下一篇 颌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