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眼科   

共同性斜视

定义

所谓共同性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互相平等行,又不能同时注视一目标,以致一眼正位时,另一眼位偏斜。即用任何一眼注视时,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但斜视度都是相同的。这是一种涉及双眼的现象。当然,如果只有一只眼,就不存在产生共同性斜视的问题了。患者无双眼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斜视患病率已超过1%,斜视同近视弱视等眼病一样,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大病症。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分类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分类
1 、按偏斜的性质可分为:

单眼性斜视:经常固定用一眼注视目标而另一眼偏斜。偏斜眼视力显著减退。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交替性斜视:两眼可轮换注视或偏斜,如以左眼注视则右眼偏斜,右眼注视则左眼偏斜。两眼视力常接近。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间歇性斜视:一眼有时偏斜,有时眼位为正位,或者仅在视远时或视近时出现眼偏斜。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按偏斜的方向可分为:

内斜视(esotropia)眼球偏向内;外斜视(exotropia)眼球偏向外;上斜视(hypersropia)眼球偏向上;下斜视(hypotropia)眼球偏向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成因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成因
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不甚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中枢性辐辏和分开兴奋不平衡有关。还可能与遗传因素、解剖因素、眼肌发育异常有相当的联系。

正常眼肌由横纹肌纤维构成,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肌管系统,而且它们的排列是极规则和有序的,相邻的肌原纤维整齐地平行排列,各肌原纤维之间有大量的肌管结构和线粒体分布及肌浆肌细胞核,每条肌原纤维沿长轴显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的明带和暗带,暗带中央有相对透亮的H带,其长度随肌肉所处状态而变化,H带正中央又有一条 横的暗线(M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为Z线,肌原纤维上位于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即肌小节)是肌细胞进行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正常眼外肌细胞的膜管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横管(称为T管)。横管系统的作用是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的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传入细胞内部。膜管系统的另一部分为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平行的肌质网,肌质网在暗带中央附近管腔较宽而两侧逐渐变细,在到达Z线附近将要靠近横管环时管腔又变宽,形成终末池构成所谓三联管结构,这种结构的完整是把膜上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衔接或耦联起来的结构基础。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共同性外斜视的内直肌在电镜下见肌纤维普遍细小肌原纤维密集,Z带不清,少数肌原纤维的排列方向错乱失去平行排列的状态等可能是造成内直肌肌力过度松弛而使外直肌肌力过强产生外斜的原因之一。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共同性外斜视的内直肌在本该是横纹肌的位置上充斥着大量的成束的胶原纤维,残留的肌纤维质膜部分破损、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呈现着各种不同形态的退化变性,及部分外直肌的纤维化,有的标本中的纤维神经髓鞘层次不清,轴突旁水肿,这种神经的原发性改变可致肌纤维萎缩退变,提示神经纤维的消失与肌细胞的损害是互相伴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性外斜视的眼肌的超微结构上的确发生了病理改变。这与传统的共同性斜视的眼肌、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的观点不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共同性外斜视的眼肌和神经纤维发生了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症状

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症状是一眼注视目标,另眼偏斜。当用任何一眼注视时,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并且斜度都是相同的。即用健眼注视目标,斜视眼的偏斜角(第一斜视角)与用斜视眼注视目标,健眼的偏斜角(第二斜视角)相等。眼球运动无障碍,两眼向各个方向转动时偏斜的程度保持不变。但在某些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下,如在沉睡麻醉或使用调节集合等不同情况时,其斜度可能有所不同。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常因容貌关系而就医。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危害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危害
共同性斜视的危害不仅仅是患者的视力健康,它让患者失去立体视觉,造成复视混淆视两种视觉障碍。复视是指看东西是重影的,混淆视则是指患者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物体会在视网膜上重叠,这样看东西是非常难受的。

除此之外,还会给很多人的就业、婚姻造成很大障碍。对于小孩来说,由于经常会受到周围小朋友的嘲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性格造成巨大影响。从临床接触的少儿斜视患者来看,大部分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不敢说话,甚至有很多小孩连走路都低着头,生怕别人看到他的眼睛,由此可见这种疾病让孩子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检查方法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检查
1、遮盖法:是检查眼外肌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种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隐斜视或斜视。检查方法有两眼交替遮盖法及单眼遮盖法。先作两眼交替遮盖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现象,再作单眼遮盖法。

(1)两眼交替遮盖法: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目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单眼遮盖法:受检查者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处)或近处(33cm)目标,用遮眼器或手于一眼前反复遮盖与除去(另眼始终不加遮盖),观察两眼是否转动,然后用同法检查另眼。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角膜映光法(Hirschbeng法):是一个检查显性共转性斜视的粗略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行详细检查的患者方法:在受检者正前方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中心与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视野计法:用于检查显性斜视的斜视角,检查时按视野检查法将受检者头部固定于颏架上,检查视远斜视角时,斜视眼正对视野计弧的中心点处,使健眼注视正前方5米处目标;检查视近斜视角时,双眼连线的中点(即鼻根部)正对视野计弧中心点处,健眼则注视视野弧上中央零度处目标点,然后以手电筒或烛光在视野计上往返移动,检者也随灯光移动,使检者的眼、灯光、受检者的眼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当灯光映在斜视眼瞳孔中央时,记录灯光在视野计上的刻度,即为斜视的度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主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马多克杆(简称马氏杆)由多根小玻璃杆彼此平行排列构成,由于柱状透镜具有与其轴平行的光线通过不屈折,与轴垂直光线屈折的性质,因之通过马氏杆看光源(点状),成为一条与柱镜轴垂直的光条。检查在暗室进行,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一灯光。 1.检查水平方向眼位时,在一眼前戴一水平放置的马氏杆,如受检者所见垂直光条穿过灯光,则无水平方向之斜位;如果垂直光条偏于灯光的一侧,则有水平方向之隐斜视。垂直光条在戴马氏杆眼的同一侧(右眼戴马氏杆,光条在光的右侧)时内隐斜;垂直光条在对侧(右眼戴马氏杆,光条在灯光的左侧)是为外隐斜。2.检查垂直眼位方向时,右眼前戴一垂直放置的马氏杆,如受检者所见水平光条穿过灯光点,则无垂直方向的斜视。如水平光条偏于灯光的上或下,则有垂直方向的隐斜视。光条在下为右眼上斜视;光条在上为左眼上斜视。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治疗
外观有眼球的偏斜,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遮盖法、三棱镜加遮盖法、角膜映光法、视野计检查。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双眼的视功能和获得正常眼位,以达到功能治愈。因此必须提高斜视眼的视力,恢复正常视网膜对应,矫正眼位偏斜,增强融合能力。否则只能是外貌上的改善。

1、在睫状肌完全麻痹下进行验光,属于调节型者应充分矫正其屈光不正,AC/A 比值高的内斜视,需加用强缩瞳剂或戴双光眼镜治疗。非调节型者应在适当时候进行手术矫正。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对斜眼视力已经减退或已形成抑制性弱视的儿童,应及早进行弱视治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用同视机或实体镜作双眼单视训练,进一步改善双眼视功能和矫正眼球位置。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手术治疗:原则是增强或减弱眼外肌力量,以矫正眼位偏斜,前者常采用眼外肌截除术,后者采用眼外肌后徙术。手术后,根据情况继续配戴眼镜和进行双眼单视训练。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公共性斜视对时间的要求很严,一般在6岁以内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很多患儿都是因为延误了治疗而遗憾终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预防
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预防
共同性斜视多数始于学龄时期,它非但严重影响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更会让儿童的形象受损。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关键在于防止儿童看过份靠近的东西。

婴儿:父母切不可将孩子喜爱的玩具挂得太近;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幼儿:因自己可拿到玩具,父母要随时注意避免他近距离地看玩具;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学龄前儿童:可应多带他们户外活动,并有意地引导他们看远处的东西。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儿童沙眼    下一篇 包涵体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