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医学微生物学   

西尼罗河病毒

简介

   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为单链RNA病毒,与日本乙型脑炎同属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由蚊传播的疾病,常见于非洲、西亚洲和中东。第一宗在北半球的疫症,于1999年发生在纽约市。病毒能感染人、鸟、蚊子、马和其它哺乳类动物。在世界的温带区(在南、北半球纬度23.5° 和66.5°之间),西尼罗河病毒个案主要发生在夏秋之间。在南半球的气候,西尼罗病毒可全年传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毒特点

    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脑炎病毒,以鸟类为主要的贮存宿主,马、蚊子和人都可以是它的传染宿主,人的发病时间较鸟类感染时间晚33天左右。蚊虫孳生的季节是本病的高发季节,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发生于6~11月,8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所有未接触过西尼罗河病毒的人都是易感者,老年人和免疫力弱者易发病、病死率高。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绝大多数(80%)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任何症状,少数人表现为西尼罗河热,病人出现发热、头疼、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症状,持续3~6天。极少数人(1%)感染后表现为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和脑膜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传播特点

   病毒是由受感染的库列蚊叮咬而传播。蚊子若吸食受感染雀鸟的血液,会因而受感染,然后经叮咬其他人类及动物而传播疾病。在很少数个案中,病毒亦可经输血、器官移植、人乳喂哺和在怀孕期母亲传染婴孩而传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临床表现

   西尼罗河病毒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38.5℃以上,头晕、头痛剧烈、恶心,可有喷射样呕吐、嗜睡、昏睡、昏迷,可有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巴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脑疝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人出现急性无痛性、不对称性肌无力。免疫系统弱、有慢性疾病、和年龄较大的人, 一般病情都可能较重。实验室检查中,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多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有核细胞轻度增加,以单核细胞增加为主。用ELISA法检测西尼罗河病毒IgM抗体有助于诊断,准确率为90%~99%,但不足之处是与黄病毒属内的其他病毒有交叉反应。也可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病毒。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预防

     目前无针对西尼罗河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注意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吸氧、补充水及电解质。高热时,尽可能使体温恢复正常,如有颅压升高应降低颅内压力。抽搐频繁可给予止惊镇静药物。轻者预后良好,年老、脑炎患者病死率高,一般病死率为3%~8%。恢复期患者可有乏力、记忆力减退、行走困难、肌无力、忧郁,重者瘫痪、震颤麻痹。 美国、英国、荷兰等地正在进行西尼罗河病毒疫苗的研制,动物实验证实,DNA重组疫苗有保护作用。有效的、大规模灭蚊是预防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包括:蚊虫的带毒能力,病毒外寄生的可能性,病毒对敏感宿主的作用时间,宿主对病毒的反应能力,对传播途径的新认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病例,也没有在动物体内发现西尼罗河病毒,但我国有很多地方夏天潮湿、炎热,一些地方洪水泛滥,具备蚊虫大量滋生的条件;另外,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旅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西尼罗河病毒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对于西尼罗河病毒,中国必须提高警惕。应早做防范,搞好卫生,积极灭蚊。有条件时,应建立长期的蚊子和鸟类带毒监测系统,对可能引发人类感染的暴发及时做出预报。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最新进展

 美国千余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已有41人死亡(当地时间2012.08.20)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肺挫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