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猪囊尾蚴病
本病多发生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儿童多见,少数有食米猪肉病史。猪囊尾蚴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农村为猪绦虫病,猪为其中间宿主人类肠道是该寄生虫的终末宿主。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眼部是猪囊尾蚴好发部位之一,感染率可达13%~46%眼内囊尾蚴最早由Sommerring在一女病人眼的前房中发现,von Graefe第一次检出玻璃体内囊尾蚴并经手术取出,以后相继有不少文献报道。本病流行地区较广,世界各地均有散发,中国以东北、华北及云南等省患病率较高,尤以黑龙江省为甚。患者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5∶1或更多,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常单眼患病,部分双眼同时患病一般眼内为单个虫体,也有多个虫体共寄一眼。根据病例统计以玻璃体内囊虫最多见,达50%~65.3%;其次为视网膜下达32.7%~45%,少数可见于结膜眼肌及眶内组织。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猪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传染源惟一是由链状带绦虫病患者引起。病人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对本人及其周围人群均有传染性它在小肠内寄生的时间越长,发生囊尾蚴病的危险性就越大。人体猪囊尾蚴病,可以由自体感染而来,也可以由他体感染而来。自体感染包括自体内感染和自体外感染2种途径。自体内感染是由于绦虫病患者肠道逆蠕动的关系,将其虫卵及节片由肠反流入胃中而引起自身感染。自体外感染是由于绦虫病患者误食被污染含有自体虫卵的食品引起自身感染。他体感染即异体感染,患者本人无肠绦虫病,而是摄入染有他人粪便中链状带绦虫虫卵的食物而引起感染。猪囊尾蚴病自身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猪囊尾蚴病患者同时患有链状带绦虫病者达28.6%~67.3%,可见自身感染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眼部囊尾蚴病与全身感染一样,经肠壁侵入的六钩蚴可随血流经颈内动脉进入眼动脉,分布到眼动脉所支配的所有组织,尤其是睫状后短动脉,被污染的机会最多。睫状后短动脉分支多、血流量大、流速相对滞缓六钩蚴容易由此进入脉络膜至视网膜下,或穿过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发育成为视网膜下或玻璃体内囊尾蚴。也有少部分通过中央动脉进入视网膜,寄生于视网膜前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内界膜之间也可以游入玻璃体中成为玻璃体囊尾蚴。眼部其他组织包括眼睑、结膜眶内组织等同样可由相应的血管系统受到感染而发病。猪囊尾蚴寄生在眼内可以引起眼组织机械性的损伤,也可由异体抗原引起葡萄膜视网膜的免疫性炎症反应。另外由于虫体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可以引起眼组织的中毒性损害,尤以死亡虫体分解释放出的毒性产物危害最为严重。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症状 眼内囊尾蚴在早期幼虫很小时,或者虫体位于眼底周边部此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当虫体生长增大时,会导致渐进性无痛性的视力减退。但寄生在眼底后极部的囊尾蚴,尤其是位于黄斑部者,常极早出现症状,病人主诉眼前可有逐渐增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暗影,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寄生在视网膜下或局部视网膜脱离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视盘部位的囊尾蚴常引起象限性视野缺损一般情况下,虫体因有囊膜包裹,患者可以耐受一旦幼虫死亡,包囊内释放出的毒性产物会引起严重的葡萄膜及眼内炎症反应,睫状体充血并有疼痛感,视力极度下降甚至失明玻璃体囊尾蚴由于虫体蠕动范围大,患者常能感觉到眼前有变形的类圆形球状阴影在游动,玻璃体混浊有弥漫性的飞蚊症。
2.眼内所见 用检眼镜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眼内猪囊尾蚴的虫体及其相关病变。
(1)玻璃体内囊尾蚴:在玻璃体不太混浊的情况下,用检眼镜或裂隙灯三面镜检查可以发现玻璃体内有游动的球形或椭圆形灰白色半透明的囊体囊壁光滑,边缘常有金黄色珍珠样的反光。仔细观察囊体可有自发性的蠕动,有时可看到呈三角形的头节伸出,在玻璃体内摆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视网膜下囊尾蚴:在视网膜下可见一球形或椭圆形黄白色隆起,呈囊泡样,边界清楚,并有金黄色反光边缘,视网膜血管迂曲爬行于隆起的表面。隆起之周围可有视网膜水肿、渗出或小片出血,仔细观察可见囊体有蠕动感甚至可见囊体在向视网膜下移位由于渗出性炎症反应的关系,可出现局限性的视网膜脱离,重者可有大面积脱离。当囊体攻破视网膜时,可见局部有视网膜裂孔形成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 全身所见 寄生在体表的囊尾蚴可以在患者的眼睑或皮肤的皮下及肌肉内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数目不等,直径5~15mm。有时能自行消失,但又不断产生新的结节。若伴有脑部猪囊尾蚴,可出现头痛、头晕、癫痫等神经精神症状。若有肠道绦虫寄生可在粪便中发现有白色节片。
并发症
眼内炎症可导致玻璃体混浊、增生性粘连牵引继发视网膜脱离、还可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以及视神经萎缩等,最终可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根据裂隙灯显微镜及检眼镜眼底检查结果,依据囊尾蚴的特殊形态及蠕动现象即可诊断。但在玻璃体混浊或有严重葡萄膜炎反应时,对眼底无法窥视者或因虫体周围水肿渗出较多遮盖虫体,不能观察到蠕动,尤其是虫体死亡难以确定者则需要作特殊检查以协助诊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鉴别诊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虫体死亡之后应与脉络膜骨瘤球壁异物等相鉴别,主要依靠病史及血液学检查。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活体组织检查 对皮肤皮下结节包括眼睑及结膜疑诊囊虫者应常规做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切片中见到囊腔内含有囊尾蚴头节为其特征。半透明的囊肿包含有不透明的内折的头节,它有4个吸盘和1个小钩环,囊肿外面是一层坚韧纤维组织包膜,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手术治疗 过去眼内囊尾蚴取出沿用的方法是经巩膜定位后局部冷凝、热凝或光凝切开巩膜脉络膜夹取或吸引取出虫体。此法由于定位的准确度不高,且虫体会自行游走常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论囊体在视网膜下或玻璃体内,取出的成功率都不高,反而还会造成严重的组织创伤。20世纪80年代玻璃体手术开展以后,运用玻璃体手术既可以完整地取出囊体,减少因囊尾蚴破裂所导致的特异性蛋白反应,又可以切除病变的玻璃体,恢复屈光间质的透明,减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适用于玻璃体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囊尾蚴的取出。对玻璃体囊尾蚴,手术切除混浊变性的玻璃体,游离出囊体,然后吸出。视网膜下囊尾蚴可在寄生部位切开视网膜,游离出囊体,然后吸出,同时作视网膜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若合并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同时切除牵引灶,激光或冷冻封闭裂孔必要时作气体或硅油填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药物驱虫治疗 对眶内囊尾蚴一般不需要手术取出,对合并有肠绦虫或全身囊尾蚴者,特别是合并有脑囊尾蚴者,要同时进行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首选吡喹酮(Praziqtlantel),本品为广谱驱虫药物,不仅对绦虫有较高的疗效,对囊尾蚴也有很高的杀灭作用。驱绦虫一般剂量为15~25mg/kg(儿童15mg/kg),一次口服。对囊尾蚴的治疗一般取总量120mg/kg,3~4天内分次口服。对脑囊尾蚴无明显颅内压增高时,总量可用到180mg/kg,20mg/(kg?d),3~4天内服完。其他常用药物还有阿苯哒唑(Albendazole)等,也对绦虫及囊尾蚴有较好的疗效对脑囊虫用驱虫药治疗时常有反应性颅压增高治疗时应予注意。
取决于囊尾蚴在眼内的寄生部位,存活时间及手术能否顺利取出。对寄生于眼底周边的囊尾蚴若能尽早取出一般预后良好,治愈后一般能保存较好的视功能。若寄生于黄斑部者即使手术取出也将严重影响视功能。囊尾蚴在人体组织内可存活3~5年,在眼内也可存活1.5~2年存活的时间越长对眼的损害就越大眼内囊尾蚴一旦死亡,虫体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可产生强烈刺激,造成严重的葡萄膜反应因此对死亡的囊体也应尽力取出终止毒性反应。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