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30岁以下、病情严重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常于双眼发病,进展迅速,晶状体可能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全浑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的皮质区出现无数分散的、虽黑或蓝色雪花样或点状浑浊。可伴有屈光变化。当血糖升高时,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内,使之更加变凸而成为近视。当血糖降低时,晶状体内水分渗出,晶状体变为扁平而形成远视。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通过表膜吸收前房水中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当患有糖尿病时,晶状体内过多的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使之渗透压升高,晶体即吸收水分而肿胀;加之晶体的蛋白质被糖和晶体蛋白合成障碍,最终导致晶体混浊,长期慢性高血糖久而久之引起白内障。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在白内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屈光的改变,并随血糖浓度的高低而呈阶段性的屈光变化:血糖浓度升高.变为近视;血糖浓度降低后,会变为远视。这种屈光的改变反映了晶体内糖及其代谢产物如山梨醇的积聚情况,糖分增加使渗透压升高,导致晶体的水化和肿胀。如果血糖和房水中糖浓度降低,晶体和房水的渗透压出现差异,晶体高渗水肿加剧,严重时导致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②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严重控制血糖,晶状体浑浊可能会部分消退。
③当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妨碍工作和生活时,可在血糖控制下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和IOL植入术。
④如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宜在白内障手术前做激光视网膜光凝。手术后应继续治疗眼底病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很好地控制血糖有利于防止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使混浊的晶体再变为透明。用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去除挡住光线的障碍物,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白内障可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等,发展到成熟期即告失明。当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或近成熟时,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可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否则很容易引起感染和眼内出血等并发症。随着人工晶体植入及白内障摘除术的发展,手术时机可以相应提前。但在手术前,应检查明确双眼的光感定位良好,眼内压力正常,眼部无炎症及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尿毒症等,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大部分病人除有白内障外还可合并有视网膜病变。由于白内障手术后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快发展的倾向,术后6~8周,活动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致虹膜改变,故手术前尽可能作眼底检查,如有危险征象,应先作激光光凝;若白内障术后才发现眼底有增殖性病变,或肯定较术前有发展,在白内障术后5周内作激光治疗。根据临床观察,若无或仅有轻度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摘除后可植入人工晶体,若眼底视网膜病变很严重者则不适宜植入人工晶体。因为就是作了白内障术植入了人工晶体,视力也难改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相对普通人而言,糖尿病病人的白内障摘除术后更易出现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或发展的进程加快、眼前段新生血管生成(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术后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剂,或局部滴皮质类固醇激素,并密切随访,观察有无虹膜新生血管,扩瞳检查是否有黄斑水肿、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
3、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4、并发性白内障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控制血糖;慢性葡萄膜炎应积极查找病因,并坚持治疗,预防复发。
糖尿病 | 白内障 | 医药保健 | 眼科疾病 |
用药安全 | 疾病预防 | 眼睛 | 手术治疗 |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http://www.yongyao.net/jbhtml/tnbxbnz.ht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http://www.xywy.com/jbdq/bnz/20080423_285095.html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http://club.health.sohu.com/r-adiposis-41337-0-2-0.html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http://www.p0931.com/zlks/html/1203303514.html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