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膀胱炎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常见于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多因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盆腔高剂量照射引起的放射损伤所致。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一)发病原因
引起膀胱出血的物质很多,如烷化剂、白消安、噻替哌、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等。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发病机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膀胱是贮存、排泄在尿中的许多药物或化学制剂的最后一个器官,这些高浓度的尿液长期接触,导致膀胱黏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化学性炎症,造成膀胱广泛的出血。如环磷酰胺本身对膀胱无任何作用,但其代谢产物,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血尿 血尿可轻可重,轻者仅有镜下血尿,重度可造成贫血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可为突发性大量血尿,亦可为顽固性反复血尿。
2.病史 往往有肿瘤后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毒物接触史。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对有烷化剂、白消安、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接触史者,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尿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合膀胱镜、B超检查,多可做出诊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贫血时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
B超、膀胱镜检:排除占位性病变,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坏死灶。
1.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多饮水,勤排尿,减少代谢产物的浓度及与膀胱接触的时间。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膀胱药物灌洗,减少出血,如可使用1%硝酸银溶液、1%明矾溶液、4%或10%甲醛溶液等。冲洗液可加去甲肾上腺素,以助止血。
4.全身用止血药物。
5.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6.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输血、补液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7.出血严重时可考虑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或结扎术,需要时行膀胱切除术。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