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病理学   

何杰金氏病

何杰金氏病何杰金氏病
诊断说明

对于年长儿持续性无原因的颈淋巴结肿大,应怀疑本病,因为此年龄组的病人,由于上呼吸道炎症而引起的颈淋巴结肿大已较少见。其他部位找不到原因的慢性淋巴结肿大亦应想到此病。应详细询问病史和做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后确诊要靠淋巴结的病理检查,应取较大的整个淋巴结做病理检查。穿刺吸取淋巴组织,因取材太少,多不可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何杰金氏病何杰金氏病
确诊后应进一步进行分期,由于不少患者经一般检查仅有一组颈淋巴结肿大,诊断为I期,但常已有纵隔或腹腔转移,故仅靠临床检查约有1/3病人分期不准确,故应做下列检查。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胸部及纵隔X线断层摄片: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浸润。
(2)下腔静脉造影和静脉肾盂造影:前者可发现第二腰椎以上主动脉旁肿大的淋巴结,后者可显示输尿管是否移位,此外做腹部放疗时需了解肾脏位置。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双足淋巴管造影(pedallymphogram):可早期发现腹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4)骨骼X线片以了解有无骨骼被侵犯。
(5)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若增高提示有骨及肝转移的可能。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6)必要时做肝脾扫描和肝功能测定:B型超声扫描(ultrasoundscanning)对发现腹腔病变帮助很大。若高度怀疑腹腔淋巴结有病变时,可做剖腹探查,同时做脾脏切除,取腹腔和后腹腔淋巴结和肝组织做病理活检。本病须与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鉴别。局部慢性炎症造成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时很难与此病鉴别。
检查
何杰金氏病何杰金氏病
实验室检查

血象变化为非特异性,各种类型及各期之间差异很大,当病变局限时,血象可完全正常;在病变广泛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且有贫血。晚期常有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减少。周围血中偶可见司-瑞细胞。骨髓穿刺若找到司-瑞细胞,对诊断有特殊价值,但多不易找到。在病的Ⅲ或Ⅳ期可做骨髓活检,发现司-瑞细胞的阳性率较穿刺涂片高。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在病变缓解时做血沉及血铜定量,若增高,是复发的指征。正常血清铜含量在学龄儿童为73~114μg/ml,此病皆增高,治疗缓解后则降至正常。若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消失,症状缓解但血铜增高,则应考虑是否有腹腔内病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病理

病变部位淋巴结肿大,正常结构破坏,部分或全部被肿瘤组织所代替。镜下可见淋巴结被浸润如肉芽肿,其中可见单核或多核司-瑞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可有纤维组织形成。找到司-瑞细胞是诊断本病的依据。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何杰金氏病何杰金氏病
发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与预后关系很大,为了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疗,有必要进一步分型。目前国际国内多采用Rye分型,依预后良差分为四型。

1·淋巴细胞优势型是分化最好的类型,亦可被认为是霍奇金病的早期阶段,其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灶常局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临床症状很轻或没有任何不适。镜下在正常淋巴组织结构消失的区域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呈不同比例的增生,而常以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司-瑞细胞少见且不典型。淋巴结无坏死性改变。这种淋巴结与炎症性病变最难区别,容易漏诊。此型约占本病的10%~20%,预后最佳。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结节硬化型此型很少演变成其他类型。好发于纵隔淋巴结,也可同时累及锁骨上淋巴结,极少见于腹腔淋巴结,临床发展缓慢。病变中有较多的胶原纤维束将肿瘤细胞分割成一个个结节。司-瑞氏细胞常见于裂隙状的空白内,亦称裂隙细胞(lacunarcell),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本病的半数,预后仅次于淋巴细胞优势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混合型可由淋巴细胞优势型演变而来。临床多数有明显的症状。淋巴结的结构弥漫性消失,但在淋巴结最初受累时只有部分结构破坏,病变中有各种不同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并有典型的双核分叶核或多核的有较大核仁的司-瑞细胞。这种类型变化多样,典型的很易诊断,不典型的与炎性肉芽肿、结核、反应性增生易相混淆。此型约占本病的10%以上。诊断时多有淋巴结外浸润,预后较差。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淋巴细胞削减型可由淋巴细胞优势型直接演变,或由混合型转变而来,为淋巴瘤的晚期,是分化最差的类型,病情发展迅速。病变中淋巴细胞很少,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透明胶原纤维构成的弥漫性硬化,淋巴细胞显著稀少,淋巴结体积可以缩小;一种主要由大量异型网状细胞组成,司-瑞氏细胞容易找到。此型约占10%,预后最差。小儿时期以结节硬化型和淋巴细胞优势型较多,这是小儿霍奇金病生存期长的原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临床

分期对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很有帮助。
I期病变限局于一个淋巴结,或一个解剖区域的淋巴结(Ⅰ),或只有一个淋巴结外组织有病变(ⅠE)。
Ⅱ期病变局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解剖区域的淋巴结,或横膈同侧两个非邻近的淋巴结(Ⅱ),或同时有一个淋巴结外的组织的病变加上横膈同侧或数个淋巴结有病变(ⅡE)。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Ⅲ期病变在横膈两侧(Ⅲ),或同时侵犯淋巴结外组织(ⅢE),有脾脏侵犯(ⅢS)或两者皆有(ⅢES)。
Ⅳ期病变广泛地侵犯淋巴结外组织,如骨髓、肝、肺、胸膜骨骼皮肤、肾、胃肠道器官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以上每期又分为A、B两组。A组病人无全身症状,B组病人有发热、盗汗和半年内无原因的体重减轻10%以上。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
何杰金氏病何杰金氏病
由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与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的联合应用,疗效有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治疗可能获得痊愈。根据Kaplan等提出的治疗原则,可按五期治疗如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I期分化好的颈部高位淋巴结、纵隔与腹股沟淋巴结病变,采用局部放射治疗。剂量为3~4周内给予30~40Gy,可使80%病儿的局部肿物得到控制,一般最大剂量为35Gy,仅个别病例需加大至40Gy。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Ⅱ期纵隔与主动脉旁淋巴结亦采用放疗剂量最好不超过30Gy,因心脏与脊柱对放疗的耐受性很差。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其他类型或部位的I与Ⅱ期除局部放射治疗外加用化疗。
4·Ⅲ期以化疗为主,加用放疗。
5·Ⅳ期以化疗为主,并对巨大的瘤块加用放疗。

对于I期病变,亦可采用手术,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在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小儿时期,必须慎重地考虑治疗的副作用。由于放射治疗可以影响骨骼与软组织发育,甚至影响生长,因而在8岁以下的小儿,尽可能少用放疗,以手术与化疗代替。脾切除应推迟至5岁以后。对于病理分化不佳的、危险部位的I、№期,或无条件做进一步分期的I、Ⅱ期和所有的Ⅲ期,应采用化疗与局部放疗交替进行的治疗方案,如开始用化疗两个疗程,然后用放射治疗,此后再用化疗4个疗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相关词条

亨廷顿病 棘球蚴病 恋爱病 湿热病 空调病 潜水病 白点病
染色体病 电热毯病 滴虫病 疥癣病 月子病 麻风病 肥胖病
血吸虫病 视网膜病 红线病 溃疡病 昏睡病 萎蔫病 口蹄病
线粒体病 肺吸虫病 气喘病 角膜病 卟啉病 恙虫病 糙皮病
旋毛虫病 犬瘟热病 麻将病 钩体病 带下病 舞蹈病 罗汉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参考资料

(1)http://www.fx120.net/JBZT/ZHONGL-/QITA=01/200501201011467777.htm
(2)http://www.ndcnc.gov.cn/datalib/Illness/2005/2005_09/illness.2005-08-03.5600312600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2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低血糖综合症    下一篇 佩吉特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