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病理学   

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病
临床表现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
1.曼氏迭宫绦虫病:本病并不多见,主要有中上腹部不适、轻微疼痛、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

2.曼氏裂头蚴病:本病潜伏期与感染方式有关:局部侵入者潜伏期短,一般6~12天,个别可达2~3年;经消化道感染者潜伏期长,多为1至数年。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根据临床症状和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下列5类:⑴眼裂头蚴病皮下裂头蚴病⑷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裂头蚴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摘除。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预防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伤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禽、猪等动物的肉类,不生吞蛇胆不饮用生水等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疾病描述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mansoni(Cobbole,1883)]又称孟氏裂头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科动物,偶然寄生人体。但中绦期裂头蚴可在人体寄生,导致曼氏裂头蚴病其危害远较成虫为大。

形态: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成虫:长60—100cm。宽0.5—0.6cm。头节细小,呈指状。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纵衡的吸槽。颈部细长,链体有节片约1000个,节片一般宽度均大于长度。但远端的节片长宽几近相等。成节可孕节,均具有发育成熟的雌雄生殖器官一套,结构基本相似。肉眼即可见到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在孕节中更为明显。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睾丸呈小泡状,有数百个,散步在节片中部,由睾丸发出的输出管在节片中央汇合成输精管,然后弯曲向前并膨大成贮精囊和阴茎。再通入节片前部中央腹面的圆形雄生殖孔。卵巢分两叶位于节片后部,自卵巢中央伸出短的输卵管,其末端膨大为卵模后连接子宫、卵模外有梅氏腺包绕阴道为纵行的小管。其月牙形的外口位于雄性生殖孔之后。卵黄腺散布在实质的表层,子宫位于节片中部,螺旋状盘曲,紧密重结,基部旷达而顶端窄小。略呈发髻状,子宫孔开于阴道口之后。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卵:椭圆形,两端稍尖,长56—76μm,宽31—44μm,呈前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裂头蚴:长带形,白色,约300mm×0.7mm,头部膨大,末端钝圆,体前段无吸槽,中央有一明确凹陷,是与成虫相似的头节。体不分节但具横皱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症状体征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偶然寄生人体,对人的致病力也不大,一般无明显症状,可因虫体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中、上腹不适、微疼恶心、呕吐等轻微症状。经驱虫后即消失。

裂头蚴寄生人体可引起曼氏裂头蚴病,较为多见。在中国已有数千例报道,危害远较成成虫大,其严重性因裂头蚴移行和寄居部位不同而异。常见寄生于人体的部位依次是:眼睑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颌面部和内脏。被侵袭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囊肿包,致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浓重。囊包直径约1—6cm。具囊腔,腔内盘曲的裂头蚴可从1条至10余条不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眼裂头蚴病:最常见,多累及单侧眼睑或眼球,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疼,奇痒或有虫爬感等。有时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在红肿的眼睑和结膜下,可有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cm左右。偶尔破溃,裂头蚴主动逸出而自愈。若裂头蚴侵入眼球内,可发生眼球凸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浑浊,甚至并发白内障而使命。眼裂头蚴病在临床上常误诊为麦粒肿,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织炎肿瘤等。王问在手术后在被确诊。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皮下裂头蚴病:多累及四肢躯干表浅部,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全身各处。可能有游走性皮下结节,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大小不一,直径长约0.5—5cm。局部可有搔痒,有虫爬感等,若有炎症时可出现间歇性和持续性疼痛或触痛、或有荨麻疹。常被误诊为肿瘤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常在口腔粘膜或颊部皮下出现硬结、直径约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并有多小白虫(裂头蚴)逸出史。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脑裂头蚴病: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常有阵发性头痛史,严重时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内脏裂头蚴病:罕见,临床表现因裂头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经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应,有的可能经呼吸道咳出,还有见于脊髓椎管尿道膀胱等处。引起较严重后果。另外,国外文献均报道了数例人体“增殖型”裂头蚴病,认为可能是由于曼氏裂头蚴患者免疫功能受抑或并发病毒感染后,裂头蚴分化不全引起。虫体较小而不规则,最长不超过2mm。可广泛侵入各组织芽生增殖。还有一种增殖裂头蚴病经研究认为系由另一种较少见的增殖裂头蚴引起。虫体是多态形具不规则的芽和分支,大小约10mm×1mm。最长者24mm,亦可移行到人体各部位组织中进行芽生增殖。预后很差。但有关这两种裂头蚴的生物特性和致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疾病病因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
曼氏迭宫绦虫生活史中需要3个宿主。终宿主主要是猫和犬此外还有、狐等是肉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鸟类和猪等。多种脊椎动物可作其转续宿主。人可成为它的第二中间宿主,转续露珠甚至终宿主。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小肠内。卵自子宫孔产出,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5周发育,孵出钩球蚴。钩球蚴椭圆形或圆形,周身被有纤毛、直径约80—90μm,常在水中作无定向螺旋式游动,当其主动碰击到剑水蚤时即被吞食,随后脱去纤毛,穿过肠壁入血腔。经3—11天发育成原尾蚴。一个剑水蚤血腔里的原尾蚴数可达20—25个。原尾蚴椭圆形,前端微凹,后端有小尾球。内含6个小钩。带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蝌蚪吞食后失去小尾球。随着蝌蚪逐渐发育成蛙,原尾蚴也发育程度裂头蚴。裂头蚴具有很强的收缩和移动能力。常迁移到蛙的肌肉腹腔、皮下或其他组织内。特别好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蛇、鸟、猪即成为其转续宿主。猫、犬等终宿主吞食了染有裂头蚴的第二中间宿主蛙或转续宿主后,裂头蚴渐在其肠内发育为成虫。一般在感染约3周后,终宿主粪便中开始出现虫卵。成虫在猫体内寿命约3年半。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诊断检查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感染可以用粪检虫卵确诊。曼氏裂头蚴病则主要靠从局部检出虫体作出诊断。询问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动物感染实验。采用CT等放射影像技术有助于诊断,亦可用裂头蚴抗原进行各种免疫学辅助诊断。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方案

成虫感染可用吡喹酮阿苯哒唑等药驱除。裂头蚴主要靠手术摘除,术中注意务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放能根治,也可用40%酒精和2%普鲁卡因2~4ml局部封闭杀虫。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疾病预防

预防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伤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猪等动物的肉类,不生吞蛇胆不饮用生水等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安全提示
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
曼氏迭宫绦虫分布很广,但成虫在人体感染并不多见,国外仅见于日本、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在我国,成虫感染病例报道仅10多例,分布在上海、广东、台湾四川福建等省市。曼氏裂头蚴病多见于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也有记录。作我国已已有数例报告,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广东、吉林、福建、四川、广西、湖南、浙江、海南、江西、江苏、贵州、云南、安徽、辽宁、湖北、新疆、河南、河北、台湾、上海、和北京。感染者各民族均有。人体感染的途径有两种即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或误食头蚴或原尾蚴。具体方式可归纳为以下3类:

1、局部贴生蛙肉为主要感染方式,约占患者半数以上,在我国某些地区,民进传说蛙有清凉戒毒作用,因此常用生青肉敷贴伤口,包括眼、口、外阴等部位。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即可经伤口或正常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生食或半生食蛙、蛇、鸡、或猪肉、马肉。民间有吞食或蛙治疗疮疖和疼痛的陋习,或喜食未煮熟的肉类!吞食到的裂头蚴即穿过肠壁入腹腔。然后移行到其他部位。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误食感染的剑水蚤。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湖、塘水、使受感染的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据报道原尾蚴有可能直接经皮侵入,或经眼结膜侵入人体。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相关词条

二尖瓣狭窄 急性肾炎 眼病 早产儿 牙齿松动
更年期综合症 酒精肝 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 牙髓炎
高血压 口腔疾病 小儿脑瘫 中暑 牙痛
肝病 流产 小儿感冒 儿童腹痛 口臭
风疹 男性不育症 小儿腹痛 小儿肥胖 慢性肾衰
妇科病 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异常勃起 室性心动过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参考链接

1  http://www.120ask.com/Question/2005-11-9/248440.ht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  http://www.jk123.com/zhcx/sick/JB_Sectiondetail.asp?current=FBJZ&strSickId=B701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  http://zhuanti.qm120.com/chuanran/syxjc/bqbd/2008061326821.ht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  http://www.boya.cc/xsyjshow.asp?id=445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晶状体疾病    下一篇 月骨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