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病
毛滴虫可通过性交传播。但是,它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便盆、衣服、浴池、游泳池、浴巾、手、污染的器械、坐式马桶等传染阴道,引起阴道毛滴虫病,再经过性交传染给男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由于较多的白带流出,刺激外阴可出现灼热、瘙痒感。
(2)由于合并细菌感染,阴道可以流出脓性分泌物,甚至阴道粘膜出血,则可见赤带。
(3)性交时可有疼痛,还可引起尿频、排尿时烧灼疼痛,间歇性血尿。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由于白带多可妨碍精子的存活,兼以毛滴虫可以吞噬精子,因此久患毛滴虫性阴道炎者,可引起不孕。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男性生殖器患病的临床表现
如毛滴虫仅仅侵犯前尿道,患者多无症状,因此,常常不被发现而漏诊。如毛滴虫侵犯后尿道或前列腺时,可发生排尿痛、尿道口有痒感,或尿道口有分泌物,但量很少。由于毛滴虫能消耗阴道内的糖原,改变阴道内的酸碱度,破坏阴道内的防御机能,容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在治疗毛滴虫性阴道炎时要考虑继发感染的轻重,加入有效的抗生素。诊断生殖器滴虫病需作实验室检查。最实用和可靠的检查化验是在女性的阴道和男性的尿道取分泌物直接找毛滴虫。一般用消毒棉拭子在阴道或尿道拭取分泌物,置于含有1~2mL的温热生理盐水试管中,用来涂成悬滴薄片,进行镜检,即可见到毛滴虫。毛滴虫也可经过培养检查,其准确率可达98%。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诊断毛滴虫性阴道炎常需与念珠菌性阴道炎鉴别。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也是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但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为水样或脓样,夹杂着乳酪样或豆腐渣样物。直接镜检可作出明确的诊断。生殖器毛滴虫病,特别是毛滴虫性阴道炎,常伴有泌尿系统和肠道内的毛滴虫感染,而且毛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及阴道粘膜的皱褶内,还可以深藏于子宫颈腺体中以及泌尿道下段,单纯局部用药不能彻底消灭病菌,应结合全身用药才能彻底治愈。灭滴灵是高效口服杀滴虫药,毒性小,疗效高,男女双方,结婚与否都可服用。口服每次200mg,每日3次,共7天。治疗检查毛滴虫阴性后,在下一次月经后再服用一疗程,以巩固疗效。近年来,有人主张大剂量顿服法,认为较7日服法方便、有效和价廉,即1次服用2g。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为了增加阴道的防御能力,改善阴道的pH环境,常用0.5%~1%的乳酸或醋酸溶液冲洗阴道,每日1次,然后放入阴道栓。常用的阴道栓为灭滴灵阴道栓、卡巴胂、滴维净,这些药物都有杀毛滴虫的作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 直接镜检 采用悬滴法:自阴道后穹窿取一滴阴道分泌物与一滴生理盐水在玻片上混匀,置于高倍镜下(100×或400×)检查,若见到卵圆形的,有鞭毛,可运动的寄生虫则可诊断。悬滴法镜检的另一重要发现是阴道分泌物中存在大量嗜中性白细胞。 男性患者采用晨起第一次排尿前的尿道分泌物或晨起第一次尿的沉渣作悬滴法镜检。 、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 滴虫培养 此法较直接镜检更敏感。培养在厌氧环境下孵育至少48小时,若阴性应连续培养7天并定期检查。
可采用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由于阴道滴虫常伴泌尿系统的滴虫感染,并可隐藏在子宫颈腺体、阴道皱襞及尿道下段,故单纯局部用药不易彻底消失,停药后易复发,使疾病经久不愈。因此应首选全身治疗,并主张单剂量一次给药,且需连续3次月经期后复查滴虫阴性者方为治愈。滴虫病患者的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一) 全身治疗
甲硝唑(灭滴灵)口服,这是治疗滴虫病最有效的方法。用法:灭滴灵2.0g,一次顿服,或者灭滴灵5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天。以一次给药法为首选。若上述治疗方案失败时,对耐药的阴道滴虫株应再给予灭滴灵5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7天;若治疗仍失败,则应加大剂量,改用灭滴灵2.0g,每日1次顿服,共用3~5日。因月经后本病易复发,故下次月经过后最好再治疗1疗程,以巩固疗效。用本药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及酒精饮品,以免引起戒酒硫样反应。并注意药的副作用。
(二) 局部治疗
1.增强阴道防御能力 用0.5%的乳酸或醋酸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用1:5000高锰酸钾冲洗阴道。 2. 用灭滴灵200mg或滴维净1片或卡巴砷400mg,每晚塞入阴道后穹窿,7~10天为一疗程。若先用上述酸性溶液清洗阴道后再放入药栓,则效果更佳。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 特殊治疗
1. 孕妇的治疗 由于甲硝唑对啮齿动物有致癌作用,对细菌也有致突变作用,故妊娠头3个月内不应服用,而应以局部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对于妊娠中期以后仍有严重症状的病人可以考虑甲硝唑2.0g一次顿服疗法。 2. 性伴侣的治疗 滴虫病患者的性伴侣必须同时接受治疗,方法剂量相同。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疗生殖器毛滴虫病的注意事项
(1)有人服用灭滴灵后食欲减退或恶心呕吐,症状轻者可不必停药,如发现皮疹和血中白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
(2)治疗期间要保持外阴的清洁,每日清洗1~2次,避免性交。内裤、毛巾等应煮沸消毒至少15分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妊娠早期服用灭滴灵有引起胎儿畸型的可能,故在妊娠前20周不可服药,应以局部治疗为主。
(4)毛滴虫在夫妻之间相互传染,女方发现患病后,男方要积极检查和治疗。有的人虽然未患病,但他(她)是健康带虫者,也要接受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热蕴结,生虫化腐所致,其主要的病因是湿热生虫。湿热之邪有内外之分,如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致使湿热外侵,此为外湿;若素体脾虚,肝气犯脾,致使湿邪内生,此为内湿。湿热之邪日久可以生虫、化腐,导致白带骤然增多和有腥臭味。湿热生虫是主要的病因病机,故中医治疗主要针对湿热生虫证治疗,但是湿热伤人日久,可以损伤人体肝肾之阴,所以在后期的治疗中,要特别注意滋补肝肾,兼以清热除湿。事实上中医常把本病分为两型辨证施治,即湿热生虫证和肝肾不足证。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湿热生虫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外阴或阴中瘙痒或奇痒难忍,白带量多,呈灰黄色或脓样,有腥臭味,可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在医院作妇科检查发现阴道或子宫颈粘膜有充血或散在出血点。这是由于湿热生虫,化腐化毒,与人体气血相搏出现的。治疗宜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常用药物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泽泻10g 木通10g 车前子10g 当归10g 柴胡10g 生地10g 白鲜皮30g 贯众15g 川楝子10g 鹤虱10g。以本方每日1剂,连服20天为1疗程。方中以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柴胡清泻肝胆;泽泻、车前子、木通清热除湿;白鲜皮、贯众、川楝子、鹤虱杀虫止痒;配合当归、生地则清热除湿而不伤正气。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肝肾不足证的生殖器滴虫病主要症状为外阴及阴道内瘙痒不堪,白带量少色白,外阴皮肤肥厚,色紫褐或灰白,常伴有心烦寐少,头昏眼花,月经紊乱,舌质红、舌苔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肝肾,致使肝肾不足,湿热内蕴,正虚邪恋,病情呈虚实夹杂之候。治疗宜滋补肝肾,清热除湿。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汤加减。可试用如下方药:生熟地各10g 泽泻10g 丹皮10g 山药15g 山萸肉10g 知母10g 黄柏10g 白鲜皮25g 地肤子25g 鹤虱10g 乌梅10g。本方水煎服,连服30天为1疗程。方中不但有滋补肝肾的生熟地、山药、山萸肉,而且有清热除湿、杀虫止痒的白鲜皮、地肤子、鹤虱、乌梅、黄柏、知母等。全方既照顾到肝肾之阴,又考虑到湿热内蕴的事实。笔者以此方医人数百,无有不效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医师总结出很多有效的偏方验方,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溻痒方 鹤虱30g,苦参15g,威灵仙15g,当归尾15g,蛇床子15g,狼毒15g,水煎熏洗或坐浴。每日1次。
(2)苦参汤 苦参60g,蛇床子30g,金银花30g,菊花60g,黄柏15g,地肤子15g,石菖蒲10g 。水煎去渣,临用前加猪胆汁4~5滴,熏洗,每日1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银杏散 轻粉、雄黄、杏仁、苦参、水银(铅制)各3g,共研细末,调匀,每次1g以枣肉和为丸,以纱布包裹,外用长线扎紧,将药塞入阴道内,线头留在外边,每日换药1次。
(4)冲洗方 蛇床子30g,地肤子15g,苦参30g,川椒9g,白矾30g,水煎后冲洗阴道,每日1 次。
(5)蛇床子洗剂 蛇床子30g,贯众30g,秦皮30g,乌梅10g,明矾30g,水煎熏洗,每日1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洁身自爱,避免不洁性交。
(2)夫妇一方患病后,其配偶或性伴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免相互传染,治疗困难。
(3)洗外阴用的盆、毛巾要专人专用。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坐式马桶或与他人共用浴盆、浴缸,最好洗淋浴。
(4)搞好个人卫生,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内裤要勤换洗。
(5)要坚持治疗1~2个疗程,自觉症状消退后要去医院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至少3次毛滴虫阴性才能认为治愈。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亨廷顿病 | 棘球蚴病 | 恋爱病 | 湿热病 | 空调病 | 潜水病 | 白点病 |
染色体病 | 电热毯病 | 滴虫病 | 疥癣病 | 月子病 | 麻风病 | 肥胖病 |
血吸虫病 | 视网膜病 | 红线病 | 溃疡病 | 昏睡病 | 萎蔫病 | 口蹄病 |
线粒体病 | 肺吸虫病 | 气喘病 | 角膜病 | 卟啉病 | 恙虫病 | 糙皮病 |
旋毛虫病 | 犬瘟热病 | 麻将病 | 钩体病 | 带下病 | 舞蹈病 | 罗汉病 |
(1)http://www.nnxiehehospital.com/html/view/5644-1.html
(2)http://www.psoriasis.net.cn/skin/ailment/Trichomoniasis/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