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多汗症
人体全身体表除了黏膜以外,均有汗腺的分布,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面部发汗受交感神经颈上神经节所支配,而上、下肢及躯干的发汗受颈下神经节、胸节及腰节的支配,而发汗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丘脑下部、延脑及脊髓。自发性多汗症为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异常增多,病因多数不明。神经系统的某些器质性疾病,如丘脑、内囊、纹状体,脑干等部位出现损害时,多表现为偏身多汗,某些偏头痛、脑炎后遗症患者也可见偏身汗出增多;小脑、延髓、脊髓、神经节、神经干等处的损伤、炎症及交感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间脑性癫痫患者出现多汗为阵发性;炎症、肿瘤或动脉瘤刺激一侧颈交感神经节,可引起头部一侧汗多;神经症患者出现全身或一侧多汗,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衡,或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性所致;先天性多汗者,多汗部位主要局限于腋部、手掌、足跖等处,且此处皮肤湿冷,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见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如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Riley-Day综合征等。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另外多种内科疾病也有促使全身汗液分泌过多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肥胖症、铅及砷的慢性中毒、结核病、伤寒等均可出现全身性多汗症状。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中医病因病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汗为心之液,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的,而汗出多少又与卫气的开阖作用密切相关。故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多汗,主要有如下病因: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肺卫不固素体阳气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等病,耗伤肺气,而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亏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异常。营卫不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周,卫外失司,致汗液外泄失常。湿热内蕴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致肺胃湿热内蕴,邪热熏蒸,迫汗外泄而致汗出增多。偏湿热者,由于湿热遏伏于里,阳气不达于外,主要可致头汗;而以肺胃热盛为主者,由于胃主四肢,则以手足或腋下汗出为多。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肾水不足,阴精亏虚,则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汗多。肝郁血瘀情志失调,尤其是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或湿热等邪蕴遏于内,气血受阻,久则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同,津液运行受阻,而旁达外泄,成为局部汗出。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局限性出汗汗出为局限性,好发于头、颈、腋及肢体的远端,尤以掌、跖部最易发生,通常呈对称性地发生于两侧,也有仅发生于一侧或身体上某一小片部位者。手及足部多汗者,表现为冷汗,可伴皮肤湿冷,或皮肤呈苍白色、青紫色,偶可伴发水疱及湿疹样皮炎,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表现为汗液渗流。仅局限于足部的多汗症,汗液分解后发出臭味,有时可见足部起泡或脱屑,角化层增厚。腋部、阴部多汗时也可伴臭汗症。截瘫患者在病变水平以上常有出汗过多。颈交感神经刺激可产生头面部多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偏身性多汗为身体一侧汗出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示,多汗侧皮肤温度低,皮肤划纹试验阳性。对于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除有偏瘫侧肢体多汗外,还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耳颞综合征表现为一侧颞部发红,伴局限性多汗,且多汗常发生于进食酸、辛食物刺激味觉后,产生反射性汗出增多,也可伴流泪。多汗局限于颈交感神经丛、耳大神经和舌神经支配的范围内。颈交感性味觉性出汗常见于胸出口部位病变术后。上肢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数周或数年,约有1/3病例可出现味觉刺激后出汗。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自汗与盗汗:自汗为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白昼时汗出增多者,动则益甚;盗汗则为寐中汗出,醒来汗可自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即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从病理上,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多为阴虚内热如《丹溪心法》所概括的:“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战汗、脱汗与黄汗:战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出汗,而热势逐渐下降,多因正气拒邪,此时若正胜邪退,则属疾病趋于好转之象。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由于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脉散大无力等症状。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是因湿热内蕴所致。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西药治疗自发性多汗症,主要为对症治疗,选用抗胆碱药和镇静剂等,对有病因可查者,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肺卫不固症见全身性多汗,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恶风怕冷,易于感冒,气短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或觥白,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多见于全身多汗者,辨证要点:汗多,动则尤甚,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营卫不和表现为半身或某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多汗部位皮肤温度偏低,伴微恶风寒,周身酸楚不适,时寒时热,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此证见于偏身多汗者,尤其是素体虚弱,失眠,阴阳失调者。辨证要点:偏身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苔薄白,脉缓。
3、湿热郁蒸症见全身或头面多汗,兼见头晕呕恶,胸脘满闷,身重倦怠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舌体胖嫩,苔黄腻,脉滑数。既可见全身多汗,又可见局限性多汗。辨证要点:全身或头面多汗,脘闷,纳呆,身重,苔黄腻,脉滑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胃热上蒸由于阳明胃热,而见蒸蒸汗出,以手掌、足底汗出增多为主,尤易发生于精神紧张时,腋下也易汗多,有臭味,汗液易黏或皮肤黄染,伴消谷善饥,口干,口臭,面赤烘热,烦躁,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洪大。此证以局限性多汗为主。辨证要点:手、足、腋下多汗,有臭味,伴消谷善饥,面赤烦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大。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阴虚内热症见头面部多汗,面颅及太阳穴部位发红,也可出现手足多汗,汗出增多常发生于食酸味、辛味或香味食物刺激味觉后,伴头晕耳鸣,干咳少痰,或咳血,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颧红唇赤,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溲黄便于,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本证主要见于局限性多汗,尤以头部多汗为主,既可见盗汗,也可为自汗,病位在肺及肾。辨证要点:头面多汗,于食物刺激味觉后加剧,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6、肝郁血瘀局限性多汗,或汗出偏沮,活动及情绪激动、紧张时加重,伴胸胁疼痛,为刺痛,妇女则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心烦,失眠,唇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本证以汗出偏沮为多见。辨证要点:汗出偏沮,激动、紧张时加重,胸胁刺痛,唇舌青紫有瘀点,苔薄,脉涩。
1、体针可取肺俞、脾俞、肾俞、鱼际、足三里、气海、太渊、大椎、行间、复溜、郄门、合谷、阴郄、大都、太白等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医院取主穴合谷、大椎,配穴取复溜、内关、劳宫,以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9例原发性多汗症,痊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耳针可取肺、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穴。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二)外治法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治自汗,可外用五倍子粉6g,分3次贴肚脐(神阙穴);治盗汗,则以五倍子粉5g,分3次贴脐。也可以枯矾30g,水煎,外洗汗出的局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三)饮食疗法
1、五味子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五味子50g,苏梗6g,人参6g,以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人砂糖100g,待溶即成,饮用时可自酌。功效益气敛肺止汗,对于肺脾气虚所致汗证或兼有咳声低微者,可分2~3次服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黄芪桂枝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先煎桂枝15g、白芍15g,煎10分钟后取汁备用,再煎黄芪15g约20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兑人药汁稍煎即成。宜温服,取微汗。功效调和营卫,固表止汗,适用于病后、产后,脾肺、气血亏损,致气血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多汗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3、羊肺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将杏仁30g,去皮后研细末,同柿霜30g、真酥30g、绿豆粉30g共装入碗内,倒入蜜60g,调匀,加少许清水,调成浓汁状;羊肺洗净,挤出血水,将上汁灌人肺内,再将羊肺隔水炖熟,吃时放人适量精盐、胡椒粉、姜末等调料。功效滋阴养血,益肺清热,用于久病体虚,肺肾阴亏,气虚血少之自汗、盗汗兼见精神疲乏、心悸气喘、干咳少痰者。
4、玉米鳅鱼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生煎玉米须50g,去渣留汁,后人泥鳅150g,煮熟,加葱、姜、盐适量即成,饮汤食之。功效清利湿热,治腋证属肝脾湿热,或阴囊湿痒,口苦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5、薏苡赤豆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功效健脾利湿清热,以水煎薏苡仁50g、赤小豆30g,去渣留汁,人粳米100g煮粥,将熟时加冰糖少许,分两次服食。适用于脾经湿热偏重之手足汗出,痞满肢困者。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6、木鸡红花蜜膏(《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木瓜、鸡血藤、红花各200g,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加热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蜂蜜l倍,至沸停水。每次l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每日2~3次。功效活血养血通络,治以局部汗多属瘀血内阻,津行不畅者,且对汗证久治不愈者,从瘀论治多收良效,本药膳还有预防中风之功。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1)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口服可抑制汗腺泌汗作用;亦可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全身性多汗者,但要注意此类药物有口干、青光眼、尿潴留及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镇静剂: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酌用氯丙嗪、地西泮、利眠宁等镇静剂。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2、局部用药对于四肢远端多汗者,可用5%~10%甲醛溶液局部擦拭;或以3%~25%氯化铝局部敷用;或用5%~10%枯矾等收敛剂局部外搽,可有暂时疗效;也可先搓热手掌,再取乌洛托品粉放手心,搓匀后涂于多汗部位,尤对手足多汗者最适用。
3、放射治疗手足掌多汗者可试用深部X线治疗,每次lGy,每周2次,总量8~10Gy。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4、物理治疗应用自来水离子透入法,每周2~3次,以后每月1~2次维持,有一定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经过上述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局部多汗症,尤其是面部或手部多汗,因汗出过多而影响工作、生活者,可应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腋窝汗腺由于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予手术摘除。术前均应先作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封闭,以测试疗效。封闭后未见效果者,一般不宜手术。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神经症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肾盂癌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脑震荡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
http://www.1kum.com/pages/QJKolvom.html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http://www.konjia.com/html/91/n-104791.html 医学百科网 | YxBaike.Com
http://www.621m.cn/show_book_data5.asp?pi=146955
http://www.konso.org/articles/23513.htm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本站词条内容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yx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