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概述: 促甲状腺激素(TSH)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正常值: 2~10mU/L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以游离形式释放入血循环中,并迅速与血浆蛋白相结合。正常值: 成人65~155nmol/L;儿童129~270n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正常值: 1.6~3.0n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早期、缺碘性甲状腺肿、高甲[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 T3)为甲状腺素在外周组织脱碘的产物。正常值: 0.2~0.8n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人、饥饿、应激及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重症[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正常值: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10p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减低:见于甲[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以游离形式释放入血循环中,并迅速与血浆蛋白相结合。正常值: 游离甲状腺素(FT4):10~31p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危[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降钙素由甲状腺素滤泡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类激素,可减低血浆中钙、磷浓度,抑制钙,磷的吸收。正常值: 男性小于或等于14ng/L 女性小于28ng/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细胞良性腺[阅读全文]
摘要: 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阅读全文]
摘要: 前臂曲肘90度,手掌朝下,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该臂肘部,左拇提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 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阅读全文]
摘要: 病人上臂外展,前臂半屈,检查者左手托住病人肘关节, 然后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6~7节。[阅读全文]
摘要: 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突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当肘关节伸直时,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阅读全文]
摘要: 患膝伸直,用拇、食二指将髌骨向远端推压,嘱患者用力收缩股四头肌若引发髌骨部疼痛者为阳性,多提示髌骨劳损(髌骨软化症)。[阅读全文]
摘要: 患者俯卧,使患膝屈曲90°,检查者一手按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或内侧[阅读全文]
摘要: 用于检查膝关节腔内积液,检查时患腿伸直,检查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流入关节腔内。然后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阅读全文]
摘要: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嘱患者作患肢膝关节屈伸活动数次,若突然关节出现疼痛,不能屈伸为阳性,说明膝关节被破裂的半月板交锁[阅读全文]
摘要: 本试验用于检查十字韧带是否发生断裂。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啁患者用双手按住大腿下段,检查者双手握住小腿上段,用大腿夹住患[阅读全文]
摘要: 病人取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仰卧位时检查用左手托起两则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度,后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若[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恶性雀斑样痣是恶性黑瘤的前驱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生在经常遭受日光照射部位的皮肤。临床表现为褐色或棕色小斑疹并伴颜色的加深或变淡。 发病机制 表皮萎缩,其基底层有不典型黑素细胞呈非巢状增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