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体循环静脉特点 1.属支较多,血液流速较慢。管腔大,管壁薄。 2.可分为浅、深两种。 3.吻合丰富。 4.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n[阅读全文]
摘要: 疾病概述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是少见的先天性骨发育障碍,多发性骨骺发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病,仅侵犯骨骺软骨,主要为软骨发育过程中先期钙化带区的软骨细胞未成熟,数量减少、排列不规[阅读全文]
摘要: 病因 短骨骨干结核 (一)发病原因 结核杆菌由血循环侵犯短骨骨干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短骨骨干结核一般多以增生为主,而溶骨性破坏改变则相对较少。此时主要表现为骨皮质膨胀、变薄,髓腔多[阅读全文]
摘要: 跗骨属于短骨,共7块,可分为三列:近侧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远侧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和骰骨;近侧列和远侧列之间有一块舟骨,这次姚明骨折的骨骼就是舟骨。舟骨连接着脚踝和[阅读全文]
摘要: 骶髂关节扭伤骶髂关节扭伤多因姿势不正,肌力失调骤然扭转而致,也有少数无明显外伤史者。骶髂关节扭伤是因外力作用使该关节周围韧带被牵拉而引起的损伤并可由于韧带松动而引起关节移位,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这种情况[阅读全文]
摘要: 疾病概述 骶髂关节结核--示意图(一)全身症状 病起隐渐,发病日期不明确。病人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偶见少数病情恶化急性发作体温39℃左右,多误诊重感冒或其他急性感染[阅读全文]
摘要: 指骨 phalanges,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骨(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骨),第3节指骨(末[阅读全文]
摘要: 世界避孕日基本简介 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其愿景为“建立一个没有意外妊娠的世界”,旨在提升年轻人避孕意识,是一个促进年轻人生殖健康的国际性纪念日。目前得到了全球11个国际非政府组织、科学医[阅读全文]
摘要: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 单纯性寰枢椎脱位属于旋转半脱位,曾先后为Coutts(1908,1934)和Fielding(1977)等所描述。其实质是第1颈椎的侧块在第2颈椎侧块上方发生位移;从动态上观察,表现[阅读全文]
摘要: 病因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发病机理:与屈曲性损伤相似,只是头颈部遭受屈曲撞击等作用时,颈部不但屈曲而且有向一侧旋转的动作,当屈曲和旋转外力同时作用于颈椎时,损伤节段形成向前下方扭曲。暴力以椎间盘后中央部[阅读全文]
摘要: 病理改变 在海绵质骨内肉眼可见灰白色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缘不整齐,形似骨瘤的小骨块,与皮质及关节软骨无关。镜下见些斑点是由许多比较有规则排列、比正常厚的骨小樑组成,厚度不等,其结构像海绵质骨,多数与长骨[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创伤性肘关节炎是肘关节创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改变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软化、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最后关节面大部分消失,关节间隙狭窄。 病因 创伤性肘关节炎主[阅读全文]
摘要: 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又称创伤手骨髓炎,是由于各种创伤引起骨组织感染。多见于青壮年长骨骨干,尤以下肢为多。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行手术骨固定术后感染均易引起本病。创伤性骨髓炎多为混合感[阅读全文]
摘要: 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缘中分向前隆突称岬,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为骶正中嵴,中间部为骶中间嵴,此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孔外侧部有[阅读全文]
摘要: 骨盆 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及其韧带连结而成。 骨盆 骨盆被斜行的界线(后方起于骶骨岬,经髂骨弓状线,髂耻隆起,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分为两部:界[阅读全文]
摘要: 钩骨是掌骨的构成骨,手掌中的八块骨分别为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人体骨骼构造颅部头盖骨筛骨 ( 1块) 蝶骨 ( 1块)枕骨 ( 1块)颞骨 ( 2块)顶骨 ([阅读全文]
摘要: 肋:共十二对。(1)形态分部 前部为肋软骨,后部为肋骨,末端有肋头,内面下缘处有肋沟。 (2)肋的连结1)肋的后端连结:肋的后端连于胸椎。 2)肋的前端连结: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