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简介 肾功能 现实生活中肾虚者不乏其人,人平素需要常吃一些补肾食品。这类食品是针对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排尿异常等症,进行滋补、扶助的上品,可根据个人饮食爱好选用合适的品种及烹调方式。 动物肾脏:食用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是中医学“以脏养脏”理论的具体体现。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 海参: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血[阅读全文:]
摘要: 分型: I型:最常见,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进入椎管,一般不超过C2水平,常合并颅底畸形,很少有脑积水,不合并神经管闭合不全。 II型:小脑下蚓部和脑干下部均入椎管内,下疝的组织可超过C2水平,常合并有脑积水和神经管闭合不全,或合并有多种其他神经轴的畸形,如脊膜脊髓膨出。 III型:部分小脑和脑干疝入椎管,常合并有脑积水。 1.枕颈区压迫综合征: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颅神经根和颈神经根受压,可以引起头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项部疼痛及活动受限。 2.脊髓中央受损综合征:因延髓上颈段受压,可出现肢体运[阅读全文:]
摘要: 【诊断】 (一)病理分类 1.颅底陷入症是一种颅底及上颈椎发育畸形,系指以枕骨大孔为中心,周围的颅底结构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甚至突入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前、后径缩短和颅后窝狭小,因而使延髓受压和局部神经受牵拉。 2.扁平颅底是指蝶骨体长轴与枕骨斜坡构成的颅骨基底角变大。基底角是蝶鞍中心点和鼻根部及枕骨大孔前缘连线构成的角度。正常值是123°~143°,超过143°即为扁平颅底。 3.寰椎枕化枕骨与寰椎部分或完全融合,寰椎成为枕骨的一部分,引起寰椎旋转或倾斜,颈椎位置上升,枢椎齿状突[阅读全文:]
摘要: 病理:其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血流速度缓慢,故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血液滞留是造成血栓和钙化的原因。病灶外观紫红色,表面呈桑球状,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乏肌层和弹力层,官腔内充满血液,新旧血栓,异常血管间为疏松纤维结缔组织,血管间无或有极少脑实质组织。 部位: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 如脑皮质 基底节和脑干等部位(脑内病灶) 以及中颅窝底 视网膜和头盖骨等部位(脑外病灶) 约19%的病例为多发病灶 多发海绵状血[阅读全文:]
摘要: 间盘病,椎关节强直,髓外硬膜下肿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表现大体与前角综合症相同,有软性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束颤,差异是:1如后根受累,出现根性痛;2在相同阶段有相应的感觉障碍;3根性损伤的范围均较局限。仅为1-2节段的神经根受累。[阅读全文:]
摘要: 对比剂首次通过法PWI的基本原理 目前临床上PWI的对比剂多采用离子型非特异性细胞外液对比剂Gd-DTPA。将对比剂经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周围静脉,采用时间分辨力足够高的快速MR成像序列对目标器官进行连续多时相扫描,检测带有对比剂的血液首次流经受检组织时引起组织的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来反映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血液T1值和T2*值的变化率与血液中对比剂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团注对比剂后,带有对比剂的血液首次流过组织时将引起组织T1或T2*弛豫率发生变化,因而引起组织信号强度的改变。检[阅读全文:]
摘要: 临床表现: 1斜坡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将中脑、桥脑向后压迫,主要表现为双侧外展、滑车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无颅内压增高。DSA显示基底动脉向后明显移位,但无偏侧移位。 2岩斜型:肿瘤由岩骨斜坡裂长出向一侧扩延,主要位于中斜坡及小脑桥脑脚,表现为5、6、7、8、9、10颅神经损害,同侧小脑体征及颅内压增高。 3蝶岩斜坡型:肿瘤由蝶骨斜坡裂长出,向外侧延伸至蝶鞍旁、中颅窝、岩骨尖,经小脑幕裂孔向鞍背发展。表现为一侧3、4、5、6、颅神经损害,对侧锥体束征,颅内压增高及智力减退。 常用手术入路: [阅读全文:]
摘要: 临床表现为以长期消瘦为特征的间脑综合征,包括皮肤苍白、低血糖、生长激素水平升高,颅压高征少见,有时可见视神经萎缩。半数患儿有眼颤、脑脊液内蛋白增多,CT见第三脑室变形,有占位病变存在。自然病史12~18个月,但经放射等治疗,有的存活期可达10年。[阅读全文:]
摘要: 以柔软的棉花毛轻触角膜引起双眼轮匝肌收缩闭目(角膜反射),而且反射性地引起翼外肌的收缩使下颌偏向对侧。 意义:此此反射正常人并不存在,仅见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的假性球麻痹患者。双额叶广泛损害也能引出此反射。反射出现为间脑-中脑及中脑平面受累的表现。[阅读全文:]
摘要: 【病因和机理】 因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炎症等病变由颈静脉孔向枕骨前髁管扩延致一侧性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之周围性瘫痪。 【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咽下困难,舌后1/3味觉障碍;同侧软腭麻痹;同侧舌肌麻痹与萎缩;同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麻痹和萎缩。有时还可见痉挛性咳嗽、喘息样呼吸困难、唾液过多。 【鉴别诊断】 (一)颈静脉球体瘤(tumor of glomus jugulare) 50%发生于中耳鼓室下壁,肿瘤可经岩骨破坏内耳迷路,向上伸入后颅窝,出现Ⅶ、Ⅷ、Ⅸ、Ⅹ、Ⅺ、Ⅻ颅神经麻痹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