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概述 外阴烧伤、烫伤和化学损伤为在不同情况下,因化学、工业、电力、医学治疗等因素所致的外阴烧伤、烫伤和化学损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化学药物烧伤。 2.电烧伤 一般因用电不慎或装备电器、[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关节感染是由来源于滑膜或关节周围组织的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炎症。感染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差异较大:在美国,发病率<200/10万,欧洲国家的发病率较低(在瑞士<5/10万,但在非洲、拉[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腹直肌位于腹白线(腹正中线)的两侧,被腹直肌鞘整个包裹在内。腹直肌有3~4个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黏着,而与腹直鞘后层不黏着,腱划处有血管。腹壁上动脉,是胸廓内动脉的终支,在腹直肌鞘内沿腹直[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副神经损伤绝大多数为手术误伤,一旦受损伤,斜方肌即发生麻痹,引起一定的畸形和严重功能障碍。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副神经损伤主要由颈后三角区手术损伤引起,尤其多见于颈后三角区的淋巴结活检手术[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氟骨症(fluorosis of bone)是指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引起氟中毒并累及骨组织的一种慢性侵袭性全身性骨病。氟中毒累及牙齿称氟斑牙。1901年,Eaqer最早报道氟斑牙,1932年丹麦的[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姆长伸肌、趾长伸肌、[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腓总神经卡压症是指腓总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受压而引起的病变。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外伤 最为常见,多见于腓骨头、颈处骨折,胫骨外侧平台骨折,足内翻损伤,腘窝外侧软组织损伤等。其好发部位如图[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大多数骨折常与胫骨上端或胫骨干骨折合并发生。但直接外力,可使腓骨头或颈骨折。骨折线可能是斜行或横行。断端移位较少见。 病因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多为直接外力作用于小腿外侧而造成的骨折[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所谓肥大性脊椎炎,也称增生性脊椎炎,系指因脊椎退行性改变,或以退行性变为主,引起椎节骨与关节广泛性增生性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一种全身性疾患的一部分[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HOA)是一种由于骨周围软组织增厚,广泛性骨膜新骨形成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以杵状指(趾)、广泛性骨膜新骨形成和关节疼痛[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非淋球菌性细菌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为5%~10%。25%~40%的患者有关节损伤与功能障碍。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的长期性、细菌的特性、累及的关节、宿主的抵御能力以及一些治疗原[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本病是一种自幼年发病,以水疱为主的特发性光敏性皮肤病,愈后遗留瘢痕。夏令水疱病为本病的异型,症状较轻,愈后无瘢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Pick及Epstein等先后对本病进行研[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牛带绦虫病(taeniasis saginate)是由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其囊尾蚴由Wepfer于1675[阅读全文]
摘要: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体循环静脉特点 1.属支较多,血液流速较慢。管腔大,管壁薄。 2.可分为浅、深两种。 3.吻合丰富。 4.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 &n[阅读全文]
摘要: 由腹主动脉发出,也分脏支和壁支。 (1)壁支:为四对腰动脉。 (2)脏支:有三个成对和三个不成对。成对的有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女性为卵巢动脉)等。不成对的脏支有: 1)腹腔干腹腔[阅读全文]
摘要: 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外、髂内动脉。髂内动脉主要分支供应盆部。 髂内动脉主要分支:(1)脏支: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子宫动脉、阴部内动[阅读全文]
摘要: 1.动脉 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1)颈内动脉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动脉1)行程:起自颈总动脉,向上经颈动脉管入颅腔,穿海绵窦至视交叉的外侧。 2)主要分支:①眼动脉、②大脑前动脉③[阅读全文]
摘要: 1.动脉 来自椎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等的分支。主要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 2.静脉 与动脉伴行,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1.数目 脊神经共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2.成份 为混合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纤维。 3.组成 由前根和后根组成。前根为运动,后根为感觉。 4.[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Friedreich’s ataxia ,FRDA) 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共济失调,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脊髓后半及小脑退变病。其发病率约为1 ~2/ 10 万人。 病因 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