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在中国国外已属最常见的心包炎,在中国国内也不少见,可能仅次于结核性心包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起病多急骤,约1/4-1/2病人在发病前1-8周有发热、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和发热,常有心包摩擦音,因心包下心肌都有一定的炎症反应,可有心肌炎的一些表现。另外,约1/4的病人可并发胸膜炎及肺部浸润。持续数日至2周多能自愈,约有25%的病人复发。极少数发展为缩窄型心包炎。实验室检查没有特异性改变,多数患者都[阅读全文:]
摘要: 库欣综合症库欣综合症,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过多所引起的,临床主要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多毛,痤疮等,除此之外,患者在腹部和大腿上还可发现大致纵行分布的宽菱形的紫红色条纹,称之为紫纹,月经紊乱,高血压,骨质疏松也不少见,少数可伴有雄激素,盐皮质激素,泌乳素,ACTH(一种促进糖四通质激素分泌的激素)过多分汔的表现,如男性化,电解质紊乱,溢乳,色素沉着等。 症状体征 病症表现常见临床表现有: 1、脂代谢紊乱:初发患者可表现为均匀肥胖,但随着病程进展,由于糖皮质激素引起血糖升[阅读全文:]
摘要: 巴雷特食管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称之为Barrett 食管。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Barrett 食管的发病在男性多见,男女的比例为3∶1~4∶1。症状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并发症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及反胃现象。 疾病描述 巴雷特食管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称之为Barrett 食管。普遍认为是获得性,并与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 1950 年Norman Barrett首次提出,1957 年确认,已渐为人们所关注。Barret[阅读全文:]
摘要: 巴特综合症1962年,Bartter首先描述本综合征,故而得名。其临床特点为:尿钾增多、血钾降低、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增高但无高血压,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男女均可患病,从胎儿时期到成年均可发病。先天性者以幼少儿多见,后天性者多为中年以上的成人。无性别、种族显著差异。 症状体征 巴特综合症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临床类型不一,发病以青少年多见,性别无显著性差异,无种族差异。如果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上并不一定少见,由于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出现,往往临床不易及时准确的诊断。1.水盐代谢失[阅读全文:]
摘要: 疾病概述 肾小球硬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儿童和成人肾病综合征(NS)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节段性瘢痕,伴或不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泡沫细胞形成和粘连。局灶性是指只有部分肾小球被累及(受累肾小球<50%);节段性是指肾小球的部分小叶被累及;球性硬化是指整个肾小球阶段性的玻璃样变化或瘢痕形成。其他病理改变包括: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塌陷和局灶性肾小球退化。由已知病因(HIV或二醋吗啡)引起的FSGS同特发性患者病理改变相似。局灶硬化性肾炎是与FSGS不同[阅读全文:]
摘要: 女性性早熟由于每个正常儿童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时间变异较大,故很难确定青春期发育开始的正常和早熟时间的绝对界限,一般认为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腺增大、阴毛生长、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开始于10岁以前,即为女性性早熟,也有学者主张儿童青春期与性发育早于当地正常儿童发育平均年龄2个或2.5个标准差以上者即为性早熟。女性性早熟占全部女性的0.2‰左右。 症状体征 病因女孩在8岁前或于当地平均初潮年龄的2倍标准差之前出现月经、乳腺发育、阴毛生长等性成熟的表现。可诊断为性早熟。继之确定为[阅读全文:]
摘要: 疾病概述囊性肾病(cystickidneydisease)是指在肾组织中出现单个或多个内含液体的囊肿性肾脏疾病。诊断手段有很大进步,如B型超声可发现0.5~1cm直径的囊肿,而CT可发现0.3~0.5cm的囊肿。囊性肾病的所谓囊肿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囊肿,实为肾小管集合管壁节段性扩张而成,多数与小管腔交通。 1.囊性肾脏病的分类囊性肾脏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异,预后不同。尚无公认的分类方法。为了便于叙述和掌握作以下分类: (1)多囊肾(PolycysticKidneyDiseases)。 (2[阅读全文:]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为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促性腺激素(HMG/HMG+hCG等)治疗期间,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体重增加、卵巢增大、胸腹腔积液、少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肾衰、血栓形成等,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监测排卵手段和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使得现在这种并发症比以前大大减少。 症状体征 疾病病因1.OHSS的临床分级主要临床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阅读全文:]
摘要: 亚临床型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亚克汀)是一种由缺碘引起的极轻型的克汀病人,这些人不能诊断为典型的地克病,但他们又不正常,常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特征而影响病区人口素质。碘缺乏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群。其中地甲肿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及妇女(育龄妇女、孕妇及哺乳妇女);一般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地克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别。 疾病描述 亚临床型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亚克汀)是一种由缺碘引起的极轻型的克汀病人,这些人不能诊断为典型的地克病,但他们又不正常,常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特征而影响病区人[阅读全文:]
摘要: 简介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钩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下壁,界限不甚分明,向下延伸与垂体柄相连。下丘脑面积虽小,但接受很多神经冲动,故为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中心。它们能调节垂体前叶功能,合成神经垂体激素及控制自主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 下丘脑疾病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物是通过门脉流如垂体前叶的,有的激发垂体前叶的释放,称释放激素(RH);有的抑制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称抑制激素(IH)。抑制的促激素释放或抑制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释放激素(cRH)、促卵泡生成激素释放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