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疾病库

该分类下有257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疾病库" 分类下的词条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编辑:0次 | 浏览:2450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摘要: 病因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父母一般不发病,同辈发病且男女受累的机会相等。故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多数患者的父母为非近亲婚配,但亦有近亲婚配者。 发病机制目前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假说: 1.自身免疫假说 Kaufmann等在本病患者体内发现了针对胸腺和神经组织的细胞毒性抗体,并认为这些抗体分别引起胸腺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变性。 2.组织分化异常假说 胸腺的正常发育依赖衍生上皮组织的外胚层和分化淋巴组织的中胚层的相互作用。本病患者胸腺发育不良血清中胎甲球蛋白升高,性腺增生[阅读全文:]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
编辑:0次 | 浏览:271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

摘要: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临床表现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症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阅读全文:]

急性心功能不全
编辑:0次 | 浏览:293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急性心功能不全

摘要: 概述 急性心功能不全随着心功能不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有关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认识使传统概念有所改变,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综合征之称。泵衰竭原指急性心肌梗塞 时的左 心衰 竭,现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有人统称之为泵衰竭,传统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瘀血的症状,因而[阅读全文:]

心脏神经官能症
编辑:0次 | 浏览:708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脏神经官能症

摘要: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文名称: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也叫做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是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无论从临床上还是病理上均无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病变但往往临床症状较多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年龄在-岁之间常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针刺样疼痛及头疼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紧张肢麻木等多种表现体格检查可见心率增快呼吸加快心音有力有时可有脉压增大水冲脉枪击音等表现心电图检[阅读全文:]

心肺复苏
编辑:0次 | 浏览:3403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肺复苏

摘要: 呼吸、心跳骤停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具有复苏意义的主要是由急性心肌梗塞、突发性心律失常以及意外事故(如溺水、电击、中毒、窒息、车祸、外伤、冻僵、药物过敏、手术、麻醉等)所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    由于复苏对象发生危险时多半不在医院,因而现场复苏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方式和希望所在。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阅读全文:]

心肌梗死
编辑:0次 | 浏览:7895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肌梗死

摘要: 简介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在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在世界上属低发区,但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病因及发病机理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阅读全文:]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
编辑:0次 | 浏览:2960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

摘要: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心室间隔穿破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急性心肌梗塞引致的心脏穿破中位于心室间隔者约占10%。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资料中,心室间隔穿破的发生率为1.3~2.0%1847年Latham报告首例病人,1957年Cooley施行外科缝补术获得成功。 病因起发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故急性心梗是本病的唯一病因。 鉴别诊断 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间隔穿破心室间隔穿破需与乳头肌梗塞,断裂引致的二尖瓣[阅读全文:]

心肌梗塞
编辑:0次 | 浏览:1498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肌梗塞

摘要: 概述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为各种不同的[阅读全文:]

心房间隔缺损
编辑:0次 | 浏览:5927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房间隔缺损

摘要: 心房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北京和上海的临床资料,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心房间隔缺损分别占24.6%和21.7%。本病较多见于女性,女与男之比为2∶1到4∶1。心房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构成心房间隔的有关组织发育不全所形成。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般即可诊断第2孔型心房间隔缺损。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例,必要时作右心导管检查,发现右心房血液氧含量比腔静脉高1.9容积%以上以及心导管可通过缺损进入左心房,更可明确诊断。 治疗[阅读全文:]

心律失常
编辑:0次 | 浏览:668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4 19:13
标签: 心律失常

摘要: 含意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1] 病因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