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引言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等提出的1型糖尿病新亚型,归类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以急骤起病、胰酶升高并缺乏胰岛相关抗体为特征。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目前,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HLA基因型、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关。女性可能与妊娠有关系,大多数女性患者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晚期或刚分娩后。 临床特点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胰岛B细胞功能完全丧失、[阅读全文:]
摘要: 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糖尿病 其特征为:①此型大多见于亚、非、南美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故又称热带性胰源糖尿病等,命名多种,后经WHO定名为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糖尿病;②起病年龄大多为青少年(15~30岁);③形体消瘦,营养不良;④不少病例须用胰岛素治疗,有时剂量偏大;⑤但酮症不多见;⑥此型又可分下列二亚型: ⑴胰纤维结石型:①病理上以慢性胰纤维化,胰体缩小,胰管扩大,内有钙化结石,以致外分泌与内分泌均受累;②起病于青少年,男女之比为3∶1;③以慢性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阅读全文:]
摘要: 木糖酸木糖酸是许多重要化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中间体。木糖酸是维他命C的重要代谢产物之一,对于维他命C在生物体内的有效循环与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木糖酸钠是新一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水产养殖中酸环境必不可少的添加剂。木糖酸还可作为高效水泥粘结剂的主要成分,已被证明其粘结效率是现有粘结剂的两倍以上。 合成 在糖的化学结构中羟基较多且活泼,所以在合成有关糖的衍生物时,常常将糖分子中的羟基保护起来,待反映完成后再将羟基脱掉,从而提高合成效率,在木糖的氧化时,在强碱性环境下,以甲醇作溶剂用碘进行氧化木糖[阅读全文:]
摘要: 关键词 手术治疗 2型糖尿病 近日,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为一例重症糖尿病病人做了糖尿病的根治性手术,这位病人同时有重度肥胖症(身高1.48米,体重82公斤)、全身多发痈、糖尿病皮炎、糖尿病肾病。手术方式为胃旁路手术(Gastric bypass, GBP)。手术后疗效显著,7天后治愈出院。患者术前胰岛素用量至80单位/天,但空腹血糖仍高达13.1mm0l/L;术后10天已不用胰岛素,血糖降至6.1mmol/L;折磨病人3个[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糖尿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的只可控制不可医治的疾病,并且对人体危害极大,严重者会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是世界公认的疑难病症。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失调的综合病症,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其实,一般患者出现这些典型症状都是中后期才会表现出来。糖尿病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在症状明显和出现其它病症时才发现糖尿病,有的在半身不遂、眼底出血时才发现糖尿病,而且糖尿病人最容易并发肾病、神经病变、眼底出血、半身不遂、心血管病、溃疡[阅读全文:]
摘要: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胰高糖素和胰岛素都高于健康水平,这种不健康状态称之为双高综合症。双高综合症是聂文涛糖尿病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双高综合症可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1、升高血糖应激 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时,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出现体内胰高糖素和胰岛素都高于健康水平,这种不健康状态称之为[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睡眠性呼吸停顿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以睡眠中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每次停顿≥10秒钟,通常每小时停顿次数>20次,实验室检查可以测出血含氧量的降低。打鼾(睡眠中部分受阻的呼吸)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只有在罕见情况下提示睡眠呼吸暂停。 剂与抗组胺药物均能加重打鼾。对重度打鼾者应作鼻腔,口腔,软腭,咽喉及颈部的详细检查。在我国,以打鼾为主要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病率为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0%~4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阅读全文:]
摘要: 黄杆菌肺炎 体征 黄杆菌肺炎本菌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以轻度或中度不规则发热为多,部分为弛张热。重者如脑膜炎、肺、败血病等体温较高,毒血症较重。婴儿感染后有神态萎靡、少动、少哭、推食、呕吐等中毒症状。.脑膜脓毒黄杆菌本属中公认的致病菌。菽氏统计该菌引起的77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占96.1%,儿童占1.3%,成人占2.6%。成人病例多见于年老体弱者。陈氏报告1例肺炎,患者入院痰培养为变形杆菌,左肺尖外大片高密度影。曾给红霉素及头孢哌酮,一度好转,[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麻疹病毒肺炎解剖图 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与其它的副粘膜不同之处为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呈球形颗粒,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血[阅读全文:]
摘要: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概述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于2002年联合发表了间质性肺病分类共识报告,间质性肺病被统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其中原因不明者被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IIP又进一步分为7种临床病理类型,按发病率高低依次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titialpneumonia,NSIP)、隐原性机化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