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枸橼酸杆菌肺炎枸橼酸杆菌肺炎(citrobacterpneumonia)是由枸橼酸杆菌感染所致。为医院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细菌性肺炎相似。主要症状为畏寒、发热、咳嗽、咳黄痰或白黏痰、胸痛,呼吸困难。部分病人可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较困难,预后差。 体征 枸橼酸杆菌肺炎1.症状枸橼酸杆菌肺炎多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据报道75%的病人有原发病,特别多见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社会获得性(院外)肺炎较少见。对于无原发肺[阅读全文:]
摘要: 曲霉球曲霉球是一种易于识别的和最常见的非侵入性真菌球。其他真菌特别是毛霉菌属偶尔也可以发生肺真菌球,但以曲霉最为好发。肺曲霉球的最常见症状是咯血,发生率50%~90%,咯血量亦多变化,从很少量到大量致死性咯血不等。 体征 曲霉球肺曲霉球的最常见症状是咯血,发生率50%~90%,咯血量亦多变化,从很少量到大量致死性咯血不等。咯血原因有几种假设,如随呼吸运动曲霉球对血管的机械性摩擦与损伤,曲霉内毒素所致溶血作用与抗凝作用。空洞壁血管的局部性侵蚀可能也是一种参与因素。其他常见症状有慢性[阅读全文:]
摘要: 病因学 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均有密切关系。有认为放射量阈在3周内为2500~3000rad。据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临床统计,剂量在6周内小于2000rad,一般极少发生肺炎,剂量超过4000rad则肺炎明显增多,放射量超过6000rad者,必有放射性肺炎。放射野越大发生率越高;大面积放射的肺组织损伤较局部放射为严重,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其他影响因素如个体对放射线的耐受性差,肺部原有病变如肺炎、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引起持续性呼吸窘迫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实质性条纹和过度膨胀为其X线变化特征.对一个胎龄纠正为36周的婴儿,在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使用过间歇指令通气的治疗后,持续需要机械通气. 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由机械通气反复过度地扩张肺泡和肺泡导管(容量损伤),吸入高浓度氧气和气管插管所引起肺损伤.在低胎龄的新生儿中常见,常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治疗的后果,并且最可能在肺间质发生气肿时出现. 从呼吸窘迫综合征到支气管肺发[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支气管原癌又称 肺癌 (Lung cancer)是常见肺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发病与大气污染、职业性致癌因子吸入与接触、吸烟、肺部反复感染等有关,它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 ,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是医务工作者当前的努力方向。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起病缓慢、隐袭,多在40岁以后发病,近年来中青年发病有增多趋势,症状与体征视肿瘤类型、部位、大小、有无转移或并发症而异。呼吸道症状, 常有咳嗽,痰血,胸痛,胸闷气短,肿瘤压迫支气管时可有呼吸困难,合并感染后可出现阻[阅读全文:]
摘要: 抗胰蛋白酶缺乏 疾病名称:抗胰蛋白酶缺乏疾病分类:呼吸内科 概述 自1963年以来Laurell与Eriksson发现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简称α1-AT)缺乏与肺气肿有密切关系,认为α1-AT缺乏是家族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发病年龄早,呼吸道症状出现于30~40岁,早期症状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多有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体检见病人有过度消瘦,呼吸音低。α1-AT的缺乏与婴幼儿肝硬化、肝癌的发病均有密切关系。 疾病体征 抗胰蛋白酶缺乏高加索人群中,约1%~2%的肺气肿[阅读全文:]
摘要: 说明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持续性气道阻塞。 肺气肿是肺泡壁的破坏和肺泡扩大。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是持续性咳嗽和咳痰,并能除外其他已知疾病如肺癌所致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腺体增大,粘液分泌亢进。 在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阻塞的两种原因中,肺气肿占第一位。正常情况下,肺泡簇与小气道(细支气管)相连,形成固定的结构并保持气道开放。肺气肿时,肺泡壁被毁损,导致细支气管的支撑结构丧失,呼气时细支气管出现塌陷。因[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肺心病在中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十年前据在中国调查了二千多万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某些地区农民中普查了十万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为0.47%,基本与前相似。居住在高原(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疾病概述 透视图片1.症状当大块或多发性肺栓塞时,患者突感呼吸困难,有窒息感、胸闷、心悸,可有剧烈咳嗽,咳暗红色或鲜血痰。可有中度发热、胸痛,刺激膈肌时胸痛可放射到肩部,有时可能因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供血不足,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严重时因心排血量急剧减低,患者烦躁、焦虑、出冷汗、恶心、呕吐、昏厥,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大小便失禁,有的迅速死亡。 2.体征呼吸急促,病变广泛时可有发绀,皮肤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或扪不清,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肺大块梗死区叩诊浊音,呼吸[阅读全文:]
摘要: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病因 引起急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主要由右心或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所生成。栓子可来自右心房(如有心力衰竭和/或心房颤动时)、右心室(如心室间隔部或下壁心肌梗塞波及到右心室心内膜下引起附壁血栓时)、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如发生心内膜炎时)。亦可来自周围静脉,绝大多数见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久病或手术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静脉炎、静脉曲张、右心 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病因衰竭,静脉内长期留置导管、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抗凝血酶的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