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网>> 医学分类 >> 疾病库

该分类下有2572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疾病库" 分类下的词条

鼻骨瘤
编辑:0次 | 浏览:3847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骨瘤

摘要: 鼻骨瘤 鼻骨瘤是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鼻腔和外鼻鼻骨者甚少见。鼻窦中70%发生于额窦,25%为筛窦,发生于上颌窦及蝶窦较少(5%)。骨瘤基底多位于额窦后壁和筛窦顶壁,故亦是前颅底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巨大骨瘤可同时占据数窦、甚至鼻腔、眼眶。多见于青年期,男性较多。 简介 鼻骨瘤 鼻骨瘤发生的原因暂时还不清楚,不过多数认为发生自胚性软骨残余。根据胚胎残留学说,这种真性骨瘤来自胚胎性软骨残余,好发于两种发源不同组织的交接部位,因此,在临床上多发生在额骨(膜内成骨)和筛骨(软骨内成骨)缝[阅读全文:]

鼻腔恶性肿瘤
编辑:0次 | 浏览:2271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腔恶性肿瘤

摘要: 鼻腔恶性肿瘤多继发于上颌窦和筛窦。病理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腺癌次之,另有少见的基底细胞癌、淋巴上皮癌、嗅神经上皮癌、恶性黑色素瘤及肉瘤等,预后不佳。原发者多见于鼻腔外侧壁、鼻底及鼻中隔,继发于鼻窦者,其原发部位临床常难确认。现将常见的鳞状细胞癌予以概括介绍。【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鼻腔肿物特点,应尽早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X线及CT等检查,可提供肿瘤大小及周围组织受累程度,对选择术式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治疗措施】肿瘤局限者,可行单纯放射治疗,其5年存活率可达75%以上。肿瘤浸润较广者,宜采用[阅读全文:]

鼻腔异物
编辑:0次 | 浏览:206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腔异物

摘要: 概述 鼻腔异物是指鼻腔中存在外来的物质。异物可分为三大类:非生物类异物,如钮扣、玻璃珠、纸卷、玩具、石块、泥土等;植物类异物,如果壳、花生、豆类、果核等;动物类异物,如昆虫、蛔虫、蛆、毛滴虫、水蛭等。临床以非生物类异物及植物类异物多见,以小儿患者多见。 临床表现 1.一侧鼻腔阻塞,流臭脓带血鼻涕。 2.鼻腔粘膜红肿,鼻腔有脓性分沁物。异物若存留时间过长,鼻粘膜可出现糜烂、假膜。消除分泌物,鼻腔粘膜收缩后,可查见异物。 诊断依据 1.多有异物入鼻史,有外伤及手术史,常见于幼儿。 2.有以上症状和体[阅读全文:]

鼻窦气压性创伤
编辑:0次 | 浏览:227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窦气压性创伤

摘要: 鼻窦气压性创伤  概述  本症是由于外界大气压急剧变化时,鼻窦内的负压和外界气压不能及时取得平衡所引起的鼻窦粘膜损伤和炎症。好发于额窦和上颌窦。飞行员与潜水员易得此病。   治疗措施  1.加强保健体检及卫生监督。鼻炎发作期间禁止飞行或潜水。发现妨碍鼻窦引流的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应积极治疗。  2.发病时可迅速飞回原高度,用2%~3%麻黄素滴鼻后再低速飞行。  3.用止痛剂、热敷及滴用血管收缩剂等减轻症状。  4.若窦腔持续疼痛不愈,有条件时可进入气压舱,先加压后再减压。仍然无效时可行[阅读全文:]

鼻石
编辑:0次 | 浏览:2096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石

摘要: 鼻石【概述】本病为鼻腔罕见病,仅发生于成年人。【病因学】鼻腔内有外生性或内生性异物,且以该异物为核心,炎性渗出物如鼻分泌物、泪液等经气流浓缩分解出的无机盐类绕此核心沉积,日久增大,即形成鼻石。沉积的盐类主要是磷酸钙、磷酸铵、碳酸钙、碳酸镁、氯化钠等。因所含成分不同,故其外观颜色也有黄、灰、棕、绿等不同。鼻石以内生性异物为核心者,常因久变质而消失,称为无核结石。鼻石的形状常因所在空间模式不同而表现为不规则形,下鼻道和鼻底为常见部位,最大者可达上颌窦内。 其他信息【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为单侧鼻腔阻塞[阅读全文:]

鼻瓣区狭窄
编辑:0次 | 浏览:2070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瓣区狭窄

摘要: 该病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鼻腔阻塞,有单侧和双侧两种。【诊断】用抬高鼻尖部试验和Cottle征阳性,可作出诊断。用鼻前镜检查鼻中隔前端及大翼软骨有无向内突出,可以明确阻塞部位。【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如有鼻中隔前下端偏曲,则应在鼻中隔粘骨膜切除术时,尽量使切口靠前,以便于将偏曲的软骨及位于下方的嵴突完全切除。如鼻外侧软骨向内突,则应在局部麻醉下,用小拉钩将鼻尖部抬高,显露鼻外侧软骨,用小刀切开外覆的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切开骨膜,暴露软骨的两面,切除软骨的突出部分,但不要切除过多,以免两侧鼻翼外观不对称[阅读全文:]

鼻咽血管纤维瘤
编辑:0次 | 浏览:2629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咽血管纤维瘤

摘要: 发病机制 鼻咽血管纤维瘤Martin(1948年)最早提出性激素依赖学说,他认为JNA是由雌激素不足或雄激素相对过多引起的,而Dane则认为JNA是由雌激素过多引起的。Schiff等认为JNA是由性激素不平衡,通过垂体-性腺轴作用,提高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刺激血管纤维组织的增生。Schiff等发现bFGF在JNA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Susan等发现APC基因/β连环蛋白通路的改变在JN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aurice和Milad等认为JNA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可勃起生殖组织异位遗留在鼻咽部[阅读全文:]

鼻中隔脓肿
编辑:0次 | 浏览:3338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中隔脓肿

摘要: 病因 鼻中隔的骨和软骨支架鼻中隔位于两侧鼻腔之间,构成鼻腔的内壁。鼻中隔主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或称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此外,在鼻中隔前下部(犁骨和鼻中隔软骨之间)还有一块细条状软骨,称为犁鼻软骨。 鼻中隔分软骨部和骨部两部分。鼻中隔软骨构成鼻中隔的软骨部,筛骨正中板和犁骨构成鼻中隔的骨部。鼻小柱由两侧大翼软骨的内侧脚、皮下组织和皮肤构成,位于鼻中隔软骨的前下部,有一定的活动性,又称为鼻中隔的可动部,为鼻前庭的内壁。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和犁骨的表面被覆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血[阅读全文:]

鼻中隔穿孔
编辑:0次 | 浏览:384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鼻中隔穿孔

摘要: 临床表现 鼻中隔穿孔 1.鼻腔干燥,有脓痂形成,引起鼻塞及头痛,易发生鼻出血。2.鼻中隔前端小穿孔,呼吸时可发生吹哨声。 症状体征 鼻中隔穿孔鉴于引起鼻中隔穿孔的病因是多种的,故它可以表现为一独立疾病,也可作为某一疾病的局部表现,后者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仅就鼻中隔穿孔而言,其主要表现为鼻腔干躁和脓痂形成,常伴有头痛和鼻出血,如为鼻中隔前段小穿孔者,其呼吸时常发生吹哨声,如穿孔位于鼻中隔后段则无吹哨声。结核和隔前段小穿孔者,其呼吸时常发生吹哨声,如穿孔位于鼻中隔后段则无吹哨声。结核和梅毒引[阅读全文:]

鼓室硬化症
编辑:0次 | 浏览:3104次 词条创建者:天使之剑     创建时间:09-03 20:11
标签: 鼓室硬化症

摘要:   名词释义 点击查看大图 鼓室硬化症【概述】鼓室硬化亦称鼓室玻璃变性,系鼓室粘膜上皮下沉积有斑块状胶原组织,多发生在鼓膜室粘膜和听骨上,发生于鼓膜上者仍称为钙化斑,使鼓室粘膜变成乳皮样物质,覆盖着听骨、卵圆窗和圆窗周围,与骨质粘着,好像涂上一层包膜,累及上鼓室者较重,累及下鼓室者较轻,锤骨、砧骨、镫骨及肌腱等处最易受累,因此造成耳聋者甚多。此症18世纪即被Cassebohm发现,但未引起重视,直到近代(1955年)进行大量显微耳科手术后始被临床关注。【病因学】1.常见于急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