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考核压垮了多少医生?看完此文,我捂紧了钱包……

发布时间:2023-01-29   来源:未知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医生的绩效来自于考核,而各种考核指标,几乎是所有医生的噩梦。

 

一些医院规定,必须做三四级手术才能体现技术水平,但是同时还要与住院天数成反比,住院天数过长就得扣钱。

 

另外,门诊医生收院患者的量太少也要扣钱。这样一来门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收住再说,结果住院以后发现并不符合住院指针。比如一些外科病人不适合手术,这样患者一出院,就投诉。

 

即便适合手术,符合住院指针,手术率低了要扣钱;DRGs不达标要扣钱;病历归档不及时要扣钱;归档病历不合格要扣钱。更要命的是,一年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择期手术病人多了,病人手术排不上,住院天数超标了,也被扣钱。

 

好不容易下一个忙得无眠的夜班,又被通知参加一个无关紧要的会议,累得熬不住没去,结果又被扣钱。

 

还有:

 

病历迟交,扣钱;

 

漏报迟报传染病,扣钱;

 

转院、退住院,漏登记,扣钱;

 

退回病历,修改后迟交,扣钱;

 

医保认为你违规检查、用药,扣钱;

 

DRG控费不好,扣钱……

 

总之,发钱扭扭捏捏,扣钱雷厉风行!

 

而更厉害的是,福建漳州,还曾出台《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将医务人员薪酬待遇与医院医务性收入挂钩。

 

文件要求,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建立以院长目标年薪制为龙头的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医院工资总额核定办法,人员薪酬待遇主要与医院医务性收入挂钩,不直接与检查化验收入挂钩,不与药品耗材收入挂钩。

 

把“以药养医"变成“以技养医",院长实行年薪制,医务人员薪酬按医务收入提成。这一举措,看似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僵局,按劳取酬,又避免了以营利为目的,革除了以药养医的积弊,似乎一条理想照进现实的康庄大道。

 

可问题是,大家都知道,一直以来,检验检查,药品耗材,是医院总体收入中的大头,一旦将这收入中的“四大金刚”砍掉,医院的医务收入还能剩下多少?靠那几块钱的挂号费?靠一次几块钱的护理费?靠一次几块钱的注射费?除了给院长可能会带来高收入年薪外,普通医务人员想从中分一杯热羹,我估计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人作美梦!

 

如果一个人经常面临枪林弹雨,他就不会去考虑子弹运动的特征显示的是粒子性还是波动性,俗称闲得蛋疼。他每天想的是怎么能让敌人的蛋烂到土里,好让自己的蛋回家孵小鸡。如果孵了小鸡,还能过上悠闲日子,他才会有可能去想当年擦着他的蛋过去的那个子弹的运动特征到底是粒子的还是波。毫无疑问,一个医生如果一天到晚为五斗米折腰,还谈什么大医精诚,潜心临床?

 

嘘寒问暖,不如发笔“巨款”!

 

不要让医院的绩效考核成为对医护人员巧立名目的豪夺!

 

对比下一个数据,我们有800万医护人员,美国有多少呢?有900万,比我们多100万,但美国才多少人口 ,3.3亿,我们有多少人?14亿。

 

即便没有老龄化,我们的医护缺口也始终都很大,但我们的医疗价格不符合供需变化的市场规律。

 

为什么?

 

因为我们医疗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我们医护人员比美国少,我们人口是美国的几倍,可是我们的人均寿命,却在美国之上。

 

这正是我国800万医护人员理想的体现。不是鸡汤,说真的,没点理想,是不可能做出这样成绩的!

 

为什么这么说?医护人员,与他们所获相对应的,除了敬业,还有风险,还有医学巨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医生,更是刀锋上的舞者。大家千万不要一个劲的将“白衣”用“天使”绑架!更不要眼红和觊觎医生这个群体高强度高风险下应得的高收入。

 

所以,真正的绩效考核,要将医护人员的医疗活动价值与他们自身价值,建立起一个线性的增长关系,形成牢不可破的正向利益联系,并予以法律保障。这才是落地生根,抓铁留痕,接地气的医院绩效考核。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千万别把有能力的医生都让胡乱的考核逼走了,没能力的医生才不得不留下坚守初心!

 

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作者:叶正松

原标题:《医院考核压垮了多少医生?看完此文,我捂紧了钱包...》

图说天下

医学图库
医学资讯
医学前沿
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