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1岁,腿疼
您的诊断是?
1、骨巨细胞瘤?
2、多房性骨囊肿?
3、非骨化性纤维瘤?
4、骨样骨瘤?
病理结果【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又称非生骨性纤维瘤,较少见,是一种由骨髓结缔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以8~20岁多见。病变部位以四肢长骨较多,常位于干骺端,但不侵及骨骺。
1、是骨髓结缔组织的良性骨肿瘤,起源于非成骨的间叶组织,没有成骨现象。 又称为囊性纤维性骨炎、局部纤维结构不良,痊愈性巨细胞瘤,单发性黄脂瘤等。
2、多发生于青少年,为少见的肿瘤。
3、好发于四肢长骨,尤以胫骨、股骨多见,腓骨、桡骨、尺骨、肱骨、肋骨、骨盆次之,脊椎、颅骨少见 ,症状轻微,仅有酸痛或无症状,发展缓慢。
X线:
1.肿瘤位于干骺端骨皮质下,偏心生长,呈 单囊性或多囊性卵圆形的囊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而不规则与骨长轴一致,有时有粗大的骨小梁交错.但无骨膜反应。
2.肿瘤周围有骨性硬化边,骨皮质增厚或缺如,亦可变薄 。肿瘤因分叶而呈凹凸不平现象。如发生在腓骨的肿瘤,可占据全骨的宽度,使骨皮质变薄如骨囊肿
CT:
1)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囊状低密度区,有分房时形似蜂窝状或皂泡状。
2)边界清晰,有线形骨硬化带环绕,局部骨皮质稍膨胀变薄,但很少突向骨外。
3)病灶常位于干骺端,距骨骺线3~4厘米处,呈偏心性,多在皮质下。
4)若属儿童期骨化障碍的纤维皮质缺损则多见于4~8岁的男孩,无任何症状,好发于股骨远端干骺部的后内侧,以及胫骨的远端及腓骨。
5)可合并病理性骨折。
(1)骨样骨瘤:生长慢,夜间剧痛,瘤巢小,有“靶征”,周边硬化显著。
(2)骨巨细胞瘤:常位于骨端,有分房,膨胀明显,易横向生长,好发于20岁以上。
(3)多房性骨囊肿:多位于长骨中央,呈对称性膨胀性生长,周围无明显硬化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