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辅助救治正气道肿物致完全性气道梗阻1例

发布时间:2023-03-27   来源:未知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作者:马璐璐,徐胜勇,陆海松,王锐颖,王孟昭,陈闽江,孙雪峰,徐军,朱华栋,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

 

中央气道梗阻(central airway obstruction,CAO)是一种可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CAO的治疗取决于梗阻的部位、程度和病因,对于急诊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和麻醉科医生均是很大的挑战,在整个围术期需要多学科紧密协作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本文介绍1例采用急诊床旁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救治正气道肿物致完全性CAO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1.1现病史

 

女性患者,51岁,因“胸闷二个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2周”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伴咳嗽及少量白黏痰,无胸痛咯血,日常活动不受限,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及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气管及左主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影,左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见图1)。于2021年8月4日来北京协和医院就诊。

 1.png

图1患者外院胸部CT检查(2021年8月3日)。注:正气道占位(箭头所指),纵隔左偏,左肺不张

 

1.2检查与救治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CPR)、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等,5min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自主心律,并转入急诊抢救室。呼吸机提示:气道压力高,潮气量<50mL。

 

通过简易呼吸器手动辅助通气,可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急查血气示:pH7.0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16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170mmHg,血乳酸(Lac)9.9mmol/L,血钾离子(K+)1.8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31.8mmol/L。床旁纤维支镜检查提示:气管下段新生物堵塞,新生物根部位于左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管新生物堵塞,累及隆突(见图2A)。

 

为保证氧合并降低高碳酸血症,于床旁建立静脉-静脉ECMO模式转流。根据患者血气和血流动学参数调整ECMO参数,转速3500~4100r/min,血流速3.0~3.9L/min,氧流量3L/min,吸入氧浓度(FiO2)100%;呼吸机模式为压力控制(pressure control,PC),压力为30cmH2O,FiO2100%,频率10次/min,潮气量监测<50mL。心率(HR)80~96次/min,有创血压105~120/70~80mmHg,SpO2100%。

 

为解决患者的正气道梗阻,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拟在ECMO支持下行支气管镜下气道肿物圈套术。若术中出现无法控制的气道内出血,介入科及胸外科随时待命进行血管栓塞或开胸止血/肺叶切除术。

 

1.3既往史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1.4治疗经过

 

患者入手术室后,心电监护示:HR90~95次/min,有创血压125~130/60~75mmHg,SpO2 100%,血气示:pH7.55,PaCO2 40.7mmHg,PaO2 75.5mmHg,血K+2.5mmol/L,HCO-336mmol/L,血Lac3.8mmol/L。

 

给予丙泊酚+瑞芬持续泵注,拔出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下段新生物堵塞,新生物源于左主支气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套扎电切切除肿物,并使用抓篮取出切除的肿物。再次经口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内电凝止血。后可见左主支气管新生物堵塞,累及隆突,远端无法窥入。右主支气管、右上叶、中叶及下叶开口通畅,未见新生物(见图2B)。

 

再试图套扎切除左主支气管新生物时,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故停止操作,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3次后恢复窦性心律。暂停手术操作,拟择期再行左主支气管肿物切除术。患者转运至急诊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进一步纠正内环境紊乱(低钾、高钠、代谢性碱中毒等),调整ECMO参数并于24h后停止ECMO支持。逐渐减停镇静、镇痛并行脱机锻炼,于术后第4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病理提示不典型类癌。患者1个月后于外院行左侧主支气管内肿物切除术。

 1679873793643466.png

图2患者行床旁纤支镜检查(2021年8月4日)。注:A为纤支镜下可见主气道下方被新生物(箭头所指)堵塞;B为套扎电切后,可见左主支气管被新生物所堵塞,右主支气管通畅;L和R分别代表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

 

2.讨论

 

CAO的常见原因包括血管性水肿、异物、肿瘤、血块、外伤和感染等。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取决于气道梗阻的严重程度、阻塞的位置和梗阻持续的时间。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夜间呼吸困难及呼吸窘迫,甚至是心脏骤停。其临床表现的不特异性,为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CAO的治疗目标为解除梗阻、保证气道通畅。对急性CAO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和(或)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对严重低氧血症、休克或心脏骤停患者难以进行相关操作。此外,CAO患者很难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而药物干预(如激素、肾上腺素或吸入氦氧混合气)仅可为患者提供短时间的通气支持,并不能解除气道梗阻。

 

本文介绍了1例因远端主气道完全梗阻所致的窒息、严重低氧血症和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经过。ECMO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时间,保证患者可以行后续的纤维支气管镜治疗。ECMO又被称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可提供呼吸功能支持和血流动力学支持,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了ECMO成功用于气道肿物或气道狭窄患者的抢救和手术治疗中。静脉-静脉和静脉-动脉ECMO两种模式均可提供呼吸支持,但静脉-动脉ECMO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ECMO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情况及临床症状进展的速度,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处于休克状态,则应选择静脉-动脉ECMO模式。

 

ECMO建立后应通过调节血流量和气流量,并根据动脉血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乳酸水平判断组织灌注是否充分。一旦气道梗阻解决或基础病因去除后,应做撤离ECMO的准备。目前ECMO用于高危患者的经验仅局限于病例报道(小规模病例系列报道)。

 

患者的选择、ECMO时机及ECMO适应证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此外,ECMO仅只能作为短暂的、挽救生命和治疗的桥接手段,去除病因(如切除气道肿瘤及解除梗阻)才是保证患者安全的根本。能否预防性使用ECMO或当患者仅有部分主气道梗阻时是否可以使用ECMO并没有定论。尽管文献报道的病例均有较好的预后,考虑到ECMO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出血、栓塞、假性动脉瘤形成、肢体缺血、因机械故障导致的缺氧等)、费用及建立ECMO需要专业的团队和时间,临床医生需要权衡ECMO使用利弊后,再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相关操作。

 

本例患者术中出现室颤,其原因考虑如下:①左肺不张,纵隔左偏。左主支气管内操作时,与心脏距离近,使用电烧时,电流有可能直接经过心脏;②低钾血症;③当患者主气道肿物切除后,未能及时调整呼吸机和ECMO的参数,CO2纠正过快,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加强多学科合作与交流,保证患者安全和预后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CAO,尤其是重度狭窄或完全梗阻危及患者生命时,紧急实施ECMO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但临床应用中应掌握适应证,ECMO使用期间加强多学科的协作和沟通。一旦气道开放,及时调整ECMO流量并逐渐减停,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来源:马璐璐,徐胜勇,陆海松,王锐颖,王孟昭,陈闽江,孙雪峰,徐军,朱华栋,黄宇光.ECMO辅助救治正气道肿物致完全性气道梗阻1例[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07):593-595.

图说天下

医学图库
医学资讯
医学前沿
病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