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

发布时间:2022-11-02   来源:未知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Rathke裂囊肿

概述

  • 起源于胚胎Rathke裂残余的非肿瘤性囊肿

影像

  • 无强化、无钙化、伴囊内结节的鞍内/鞍上囊肿
  • 完全在鞍内(40%),向鞍上蔓延(60%)
  • 囊内容物不同(浆液性vs粘液性),密度(CT)/信号(MR)不定
  • 多数症状性Rathke裂囊肿:直径5~15mm
  • 偶见巨大囊肿
  • “爪”征=边缘强化的受压垂体包绕无强化的囊肿

主要的鉴别诊断

  • 颅咽管瘤
  • 囊性垂体腺瘤
  • 其他非肿瘤性囊肿

临床要点

  • 多数无症状,影像检查或尸检偶然发现
  • 头痛(50%)
  • 垂体功能异常(70%):闭经/溢乳,尿崩症、全垂体功能减退、高催乳素血症
  • 罕见但很重要:卒中、海绵窦综合征
  • 可能发生囊内出血,与垂体卒中难以鉴别

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1

(左) 冠状位图显示典型的鞍上Rathke裂囊肿, 位于垂体(黑箭)和视交叉(白箭)之间。

(右) 轴位大体病理显示尸检偶然发现的含粘液的Rathke裂囊肿。

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2

(左) 一头痛患者,冠状位NECT显示高信号的鞍内肿块,稍向鞍上延伸。

(右) 同一位患者,冠状位T2WI显示囊肿主要呈低信号,注意囊内结节(空箭)。术中发现为Rathke裂囊肿。

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3

(左) 一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头痛患者,矢状位T1WI MR显示所有序列均符合脑脊液信号的小的低信号囊肿(箭)。该病灶为偶然发现,考虑为Rathke裂囊肿。

(右) 轴位NECT显示一脑脊液样低密度的鞍内及鞍上肿块。手术证实为Rathke裂囊肿。

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4

(左)一例无症状患者,冠状位T1WI MR显示与大脑等信号的小的鞍上肿块(直箭),与垂体(弯箭)分界清楚。漏斗柄稍向左移。考虑为Rathke裂囊肿。

(右) 矢状位T1WI C+FS MR显示Rathke裂囊肿的“爪”征(箭),即强化的残余垂体包裹巨大的鞍内和鞍上囊肿。

Rathke裂囊肿影像诊断要点-5

(左) 21岁女性,突发头痛、T4降低,冠状位T1WI MR显示高信号的肿块和更高信号的囊内结节。术前诊断为垂体卒中,术中发现为Rathke裂囊肿。
(右) 2岁儿童,冠状位T2WI显示位于鞍内和鞍上的巨大囊肿。手术发现为巨大的Rathke裂囊肿。

↓ 内容节选自图书:

《脑部影像诊断学》 主译:吴文平 等

图说天下

医学图库
医学资讯
医学前沿
病例讨论